[发明专利]计算机散热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9978.8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4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江伟;李新辉;刘全洲;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陈庆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散热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台式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配置超过1GHz的高频CPU和显卡的电脑已成为市场的主流,随之而来的是硬件的散热问题成为了头等大事,如果散热降温不够,就会导致电脑故障甚至崩溃、烧毁。
目前个人微型计算机散热所采用的最有效、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使用风扇和散热片。散热片与CPU或显卡上的芯片紧密贴合在一起,CPU或显卡上芯片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散热片上,风扇产生的流动空气快速将其散热片上的热量吹到附近的空气中去,降温效果的好坏直接与流动空气温度、风扇和散热片的品质有关。该散热方法的主要缺陷是散热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噪音、震动、灰尘大量涌入和需要较大的功率。噪音会使人产生不悦,震动对CPU和显卡产生不利影响,导致DIE被逐渐磨损,引起CPU与CPU插座、显卡与AGP插槽接触不良。灰尘的大量涌入将导致运动部件磨损加快,积聚在电脑元器件表面上的灰尘很容易造成短路而烧毁部件,而积聚在风扇叶片上的灰尘则是产生震动和噪音的主要因素。当积聚在散热片上的灰尘过多将大大影响散热效果而可能导致不正常甚至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冷却系统,改善计算机中冷却空气的质量,提高散热冷却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计算机散热冷却系统,包括机箱,所述的机箱的远离主板的侧板下部设置进风口,进风口连接设置在机箱内部的风道,在风道中设置送风装置,在进风口外部设置放置冷媒的支架,在机箱侧板的上部设置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抽风装置;所述的风道为L形,其分为水平端与竖直端,所述风道的竖直端与侧板平行,在竖直端上设置若干出风孔,竖直端的顶端封闭。
所述风道的出风孔略低于与计算机内发热部件的位置,在出风孔的外侧设置斜向上的导风槽。
所述的送风装置设置在风道的水平端。
所述出风孔的孔径为6-8cm。
所述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位于同一块侧板上。
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空气滤网。
本发明的计算机散热冷却系统,设置一个送风设备及冷媒,给计算机的机箱强制输送温度较低的空气,在机箱内的发热部件附近设置导风槽定向吹风冷却,发热部件产生的热气由抽风系统强制抽出送到机箱外,从而降低机箱内温度,散热冷却效果好、效率高,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且在进风口与出风口均设置空气滤网,从而避免灰尘进入机箱,使机箱内空气保持洁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计算机散热冷却系统包括一个机箱,在所述的机箱的远离主板的侧板下部设置进风口1,进风口1连接风道2,在风道2中设置送风装置3,在进风口1的外侧设置放置冷媒的支架9,在机箱侧板的上部设置出风口4,出风口上设置抽风装置5;所述的风道为L形,其分为水平端与竖直端,所述风道的竖直端与侧板平行,在竖直端上设置若干出风孔6,竖直端的顶端封闭。当系统工作时,送风装置将被冷媒制冷的外界空气吸入机箱,通过风道上的出风孔将空气喷出,机箱内部的热空上升通过抽风装置抽出机箱外,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本发明中,所述风道的出风孔略低于与计算机内发热部件的位置,在出风孔的外侧设置斜向上的导风槽7,这样一来,发热部件产生的热空气便会加速上升,从而更有效率的实现降温。
本发明中,送风装置设置在风道的水平端,所述出风孔的孔径为6-8cm,从而保证了吹出的风的力量。
本发明中所述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位于同一块侧板上,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设置空气滤网8,这样保证了空气的洁净,不会令机箱内积灰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未经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闹铃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平板电脑金属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