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酶法生产蚯蚓游离氨基酸活性酶叶面肥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9842.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2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新荣;李晓明;李康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新荣 |
主分类号: | C05F1/00 | 分类号: | C05F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蚯蚓 游离 氨基酸 活性 叶面 肥料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酶法生产蚯蚓游离氨基酸活性酶叶面肥料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氨基酸类肥料生产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目前生产氨基酸肥料原料主要选用畜禽屠宰场下脚料(废弃的碎肉、皮毛、蹄角、血液等),制革厂的碎皮下脚料、人发渣、海产品加工含蛋白的下脚料、味精厂的废液等。
目前氨基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
(1)微生物法(存在微生物酶的搭配、发酵等问题);
(2)水解提取法(酸、碱等对氨基酸活性、酶活性的影响);
(3)化学合成法(只能生产单一氨基酸无法生产含酶全品即游离氨基酸);
目前这些原料及生产技术所生产的叶肥存在氨基酸种类不全、活性不强、无活性酶及其它活性物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酶法生产蚯蚓游离氨基酸活性酶叶面肥料的方法,其生产出来的氨基酸类肥料含氨基酸种类全,活性强,具有活性酶和其它活性物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酶法生产蚯蚓游离氨基酸活性酶叶面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去除所有杂质的干净鲜活蚯蚓—酶解—冷冻离心—收集酶解上清液—称重—加入稳定剂—成品冷藏—分装。
所述的酶解的具体方法为:先将酶解柜温度调节至50-70度,将无菌水加热至沸腾,自然降温至50-70度,将鲜活蚯蚓称重,按蚯蚓与水的重量比为1:10-15加入到水中,将酶解柜温度保持40-60度,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其间要不断观察温度变化,保持温度在40-65度的范围直到蚯蚓完全液化,酶解完成。
所述的冷冻离心的具体步骤为:酶解液出柜后,在室温12-33度用冷冻离心机离心20分钟。
所述的加入稳定剂的具体步骤为:加入20-35%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密闭封存。
所述的分装的具体步骤为:成品采用液体封装机进行分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选用人工饲养纯正无污染的蚯蚓为原料;
2、本方法生产采用原始首创的自酶法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不使用任何外来物质和添加剂,是区别于现存在所有氨基酸肥料生产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纯生物生产技术;
3、以蚯蚓为原料,采用自酶法所生产的产品氨基酸种类齐全、品质优,同时含有对植物体所需的蚯蚓自身所含的活性酶及其它活性物质(如小肽、维生素等)。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酶法生产蚯蚓游离氨基酸活性酶叶面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去除所有杂质的干净鲜活蚯蚓—酶解—冷冻离心—收集酶解上清液—称重—加入稳定剂—成品冷藏—分装。
所述的酶解的具体方法为:先将酶解柜温度调节至50-70度,将无菌水加热至沸腾,自然降温至50-70度,将鲜活蚯蚓称重,按蚯蚓与水的重量比为1:10-15加入到水中,将酶解柜温度保持40-60度,每隔1-2小时搅拌一次,其间要不断观察温度变化,保持温度在40-65度的范围直到蚯蚓完全液化,酶解完成。
所述的冷冻离心的具体步骤为:酶解液出柜后,在室温12-33度用冷冻离心机离心20分钟。
所述的加入稳定剂的具体步骤为:加入20-35%的无水乙醇,搅拌均匀密闭封存。
所述的分装的具体步骤为:成品采用液体封装机进行分装。
本发明以蚯蚓为原料,采用自酶法所生产的叶面肥,含氨基酸种类齐全,品质优,充分保留了家蚕生长过程所需的蚯蚓所含的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等,同时也保留了家蚕对抗疾病蚯蚓所含抗菌肽及其它相关活性物质。
叶面肥试验结果
叶面肥在大田经济作物试验中主要用于果蔬类及棉花。
一、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四种处理、三种浓度、三次重复,叶面肥浓度分别为稀释为100倍、150倍、300倍。
处理分为不施肥空白对照,施基肥加100倍、150倍、300倍叶面喷施等处理。选经消毒的各种果菜及棉花种子,在4~5片叶幼苗期第一次喷施,对照喷等量清水,其它处理按不同浓度喷叶面;第二次喷施在初现蕾期;第三次是在果实开始膨大期。
二、试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新荣,未经郭新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