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码管理方法及密码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9530.6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乐;张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码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密码管理方法及密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用户越来越依赖于各类型的网络服务,也因此不得不注册各类的密码。
为了方便记忆,用户通常将不同应用程序设置为相同的账号名和密码。然而,这样的做法安全性极低,一旦其中一个账号被盗取,则其他的账号便不攻自破了。
此外,如只能由数字或英文构成、必须用电子信箱注册、必须包含大写字母和符号、或者限定为6位字符等,导致账号与密码不能重复使用,加之银行账号等安全级别高的应用程序,密码需定期更新。
因此,如何方便快捷记忆用户的账号名和密码,避免用户忘记、混淆等,同时兼顾网络安全性,就成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码管理方法及密码管理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账号名和密码不易记忆、安全性能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码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密码管理方法包括:
开启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
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开启对应的密码库;
在所述密码库中判断是否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账号名和密码;以及
当存在时,从所述密码库中调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账号名和密码,并输入到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密码管理系统,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密码管理系统包括:
登录模块,用于开启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开启对应的密码库;
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密码库中判断是否存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账号名和密码;以及
调取模块,用于当存在时,从所述密码库中调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账号名和密码,并输入到所述应用程序的登录界面中。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密码管理方法及密码管理系统,通过生物特征信息绑定和调用对应的密码库,以获取当前应用程序对应的预设账号名和密码,可避免用户忘记或混淆密码的情形,且安全性高,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密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密码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密码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密码管理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示例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本发明的原理使用许多其它泛用性或特定目的运算、通信环境或组态来进行操作。
本发明提供的群组通讯方法及群组通讯系统,主要应用于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
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码管理方法。
所述密码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开启应用程序登录界面。
所述登录界面,指包含账号名和密码输入框的应用界面,如邮箱登录界面、游戏登录界面、聊天软件登录界面、或网上银行登录界面等。
在步骤S102中,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开启对应的密码库。
详而言之,本步骤包括:
(1)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生物特征包括:虹膜信息、指纹信息、人脸信息、和/或掌纹信息等;
(2)提取获取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中的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以虹膜为例,包括:颜色、纹路、在眼球中所占比例等;以及
(3)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查找对应的密码库。
在步骤S103中,判断所述密码库中是否存在应用程序对应的账号名和密码。
其中,所述密码库中账号名和密码的来源,包括:
(1)用户将注册的应用程序、及其对应的账号密码一一手动保存至所述密码库中;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5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