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的解锁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9301.4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7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曾铄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铄淇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解锁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的解锁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解锁方式主要有物理按键解锁、触摸滑动解锁(含图案解锁)。物理按键解锁是手机较为传统的解锁方式,操作过程繁琐,且机械磨损影响手机使用寿命。触摸滑动解锁主要用于带有触摸屏的电子产品,形式新颖,但该方案对触摸屏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触摸屏失效就会造成无法解锁,影响正常使用。
申请号为201010197917.7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在同一面(正面、侧面或者背面)不同感应点之间的检测算法,当用户通过手指以一定动作去触摸这些感应元件,手机实现自动解锁。但是,由于感应元件分布在手机的同一个面上,存在解锁的误触发概率高的问题。此外,由于需要手指以特定的动作才能完成检测并实现解锁,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的解锁装置,其误触发概率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的解锁方法,其实现解锁的过程方便。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反复研究,发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手机的解锁装置,其包括:
1)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手指和/或手掌与手机的接触部位;
2)微处理器,用于处理电容式传感器模块的信号以确定用户的握姿;
3)屏幕解锁功能模块,根据用户的握姿实现屏幕解锁;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感应基片,并且所述的感应基片设置在手机的至少两个表面。
所述的感应基片按照如下方式之一设置:
(1)所述的感应基片设置在手机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2)所述的感应基片设置在手机的左侧面和背面;
(3)所述的感应基片设置在手机的右侧面和背面。
2.一种手机的解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传感器模块检测用户的手指和/或手掌与手机的至少两个表面的接触部位;
2)将传感器模块检测的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
3)微处理器将检测的信号转换为接触部位的信息,并将该接触部位的信息与已建立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比,以确定用户的握姿;
4)屏幕解锁功能模块根据用户的握姿判断是否进行解锁;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感应基片,并且所述的至少两个感应基片设置在手机的至少两个表面。
本发明的解锁装置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对手机进行解锁,即用户把手机拿在手中即可自动解锁。此种解锁方案可以极大地提高用户的体验度,从而带来绝对的竞争优势。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易于实现,算法简单。只要用户以一定方式拿起手机(所有接触面均被触碰)即可自动解锁,不必事先按下某个按键来激活设备。这种方式保证了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对设备进行解锁;
第二,误触发概率小。当设备放在口袋中或其它非人体皮肤接触的环境中时,多个接触面都被导体接触的概率远小于单个面被接触的概率,因此不会因错误解锁而导致设备被激活;
第三,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长。滑动解锁需要滑动触摸屏,按键解 锁需要反复使用按键,本方案中用户与检测机构没有直接物理接触。感应基片、电容式传感器都与外界完全隔离,防水防尘性能高,且不存在物理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解锁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容式传感器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3为用户的手掌握住手机示意图。
图4为2个检测点分布在手机的左侧面和右侧面。
图5为2个检测点分布在手机的右侧面和背面。
图6为2个检测点分布在手机的左侧面和背面。
图7为3个检测点分布在手机的左侧面、右侧面和背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的解锁装置。根据本发明的解锁装置,根据用户的握姿实现了对手机的解锁。所谓“握姿”就是指用户的手握持手机时所述手的姿态,其可以通过用户的手指和/或手掌
与手机的不同部位接触来表达。例如手机为六个表面,如果两只手指分别与移动终端产品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例如正面与背面、左侧面与右侧面、上端面与下端面)接触,则为捏住;如果大拇指与移动终端产品的一个表面接触,除了大拇指之外的三只手指与移动终端产品的另外至少一个表面(不同于与大拇指接触的面)接触,则为部分握住。如果大拇指与移动终端产品的一个表面接触,其余四只手指与另外一个表面接触,则为完全握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铄淇,未经曾铄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9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频解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闹钟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