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粉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8232.5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沈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桥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银粉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银粉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银,属元素周期表l类副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107.870,熔点960.8℃,沸点2210℃,3。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的自然银存在,但主要还是以化合物状态产出。纯银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金属银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塑性良好,它能与任何比例的金或铜形成合金。银具有极好的延展性,仅次于金,在所有金属中居第二位;但当其中含有少量砷As、锑sb、铋Bi时,就变得很脆。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所有的金属中,以银的导电性最好,常用于对导电性能要求高的电路中。
银反光性是无与伦比的,在抛光以后几乎可以100%地反光,因此能涂覆在玻璃、赛璐玢或金属上而用作反光镜。由于金属银迷人的光泽和较易加工的优点,全世界众多民族自古就将银当作贵重的金属,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银器艺术品和日常用品。
银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常温下,银不与氧气反应,这也是自然界中能有单质银存在的原因。但在所有贵金属中,银的化学性质又是最活泼的。银易溶于硝酸和熟的浓硫酸中,微溶于热的稀硫酸,不溶于冷的稀硫酸中。在盐酸和“王水”中,银表面会生成氯化银薄膜。与硫化物接触时,银表面会生成黑色硫化银,所以存放于空气中的银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作用而交黑。
银是贵金属中相对比较廉价的一种,由于它具有以上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银的主要应用领域有抗菌材料、医药材料、感光材料、银合金焊料、装饰材料、催化剂、电接触材料等领域。
银在抗菌和医学上的应用可追溯到公元前,当时的古人就知道银有加速创口愈合、防治感染、净化水质和保鲜防腐的作用,用银器存放食物,能防止细菌生长、延长食物储存期。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银屑有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等作用,久服能轻身延年,生银味辛寒、无毒。西医中用银诊治有关疾病的记载也有100余年。1884年,德国产科医生Crede将浓度1%的硝酸银溶液滴入新生儿眼中,预防新生儿结膜炎,使婴儿的失明率从10%降至0.2%。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沿用Crede预防法,我国也不例外。1893年,试验发现:银对细菌等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因此,银成为一种消毒剂。今天,银在医学上有了更广泛的作用:0.5%的硝酸银是医治烧伤和创伤的标准溶液;10~20%硝酸银涂抹可治疗子宫糜烂;哥伦比亚大学Fox教授将银与磺胺嘧啶化合,产生磺胺嘧啶银,其活性比单独的磺胺至少强50倍;而纳米银粉作为一种全新的抗感染产品,它具有广谱、无耐药性、不受酸碱度影响、亲水、环保等多种性能,在治疗鼻炎、咽炎、牙周炎、宫颈糜烂等疾病的治疗中方兴未艾,与传统的磺胺嘧啶银比较,纳米银粉保留了银离子高效抗感染的优点,消除了磺胺成分过敏和银离子过度沉积的缺点。当其应用于刨面,具有极高的溶出度和杀菌效果。
纳米银粉与普通银粉相比,由于其尺寸介于原子簇和宏观微粒之间,因此具有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许多宏观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的性质。
表面效应
纳米银粉的表面效应是指银变成超细粉后,表面积增大,表面原子数目增多造成的效应。纳米银粉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的变小而急剧增大。纳米银粉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的改变导致一系列性质的变化,如熔点随颗粒变小而降低,纳米银粉在低温时热阻趋于零,强度等机械性能随颗粒减小而增加等。此外,纳米银粉表面原子的几何构型、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电子能谱同内部均有不同,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因此与表面有关的吸附、催化、扩散烧结等特性明显与银的大颗粒不同。
体积效应
纳米银粉的体积效应是指体积缩小,粒子内的原子数目减少而造成的效应。随着纳米银粉颗粒中原子数的减少,能带中的能级间隔将加大,一些电、磁、热等性能将发生异常。人们可以直观觉察到,纳米银粉呈黑色而不是呈大颗粒银的银白色,并且粒径越小颜色越深。这是由于随着银颗粒的减小,出现了质子振动和能级不连续等特点,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发生重大变化所造成的。
量子尺寸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桥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桥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8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双重安全闭止功能的燃气比例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双孔啤酒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