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沉淀物清理装置的锅炉供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7309.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0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庄;张样婷;刘康宁;张芝玮;强银刚;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72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物 清理 装置 锅炉 供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带沉淀物清理装置的锅炉供暖系统,它包括锅炉和散热器,锅炉出水口和散热器进水口通过出水管道连通,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水泵,锅炉回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连通,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沉淀物清理装置,沉淀物清理装置与所述散热器出水口之间的回水管道称之为第一回水管道,沉淀物清理装置与所述锅炉回水口之间的回水管道称之为第二回水管道,沉淀物清理装置包括密闭容器,密闭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密闭容器进水口和密闭容器出水口,密闭容器进水口与第一回水管道连通,密闭容器出水口与第二回水管道连通,密闭容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本发明实现了对回水的过滤排污,而且供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供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沉淀物清理装置的锅炉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冬季锅炉供暖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锅炉烧底部积存大量的铁锈、杂质、及污垢,这些积存物是供暖管道和散热器内磨损的杂物,随着散热器和供暖管道的长期使用老化,这些污垢越来越多,直接影响供暖效果和锅炉的寿命,若停锅清洗,即浪费水又影响供暖,更重要的在锅炉内难以清洗干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沉淀物清理装置的锅炉供暖系统,实现对回水的过滤排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沉淀物清理装置的锅炉供暖系统,它包括锅炉和散热器,锅炉出水口和散热器进水口通过出水管道连通,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水泵,锅炉回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沉淀物清理装置,沉淀物清理装置与所述散热器出水口之间的回水管道称之为第一回水管道,沉淀物清理装置与所述锅炉回水口之间的回水管道称之为第二回水管道,所述沉淀物清理装置包括密闭容器,密闭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密闭容器进水口和密闭容器出水口,闭容器进水口位于密闭容器出水口的下方,密闭容器进水口与第一回水管道连通,密闭容器出水口与第二回水管道连通,密闭容器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置有排污阀。
所述密闭容器为立方体形或圆柱体形。
所述锅炉出水口位于锅炉回水口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回水管道上设置沉淀物清理装置,在供暖过程中散热器和管道内的杂物在未进入锅炉前就沉淀在密闭容器内,并可随时打开排污阀通过排污管排污,在锅炉长期使用时在锅炉内沉淀物也可以通过锅炉进水口放水到密闭容器内进行排除沉淀物,即不影响正常供暖又能更好的延长锅炉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密闭容器进水口位于密闭容器出水口的下方,减少水在密闭容器中的震荡,利于杂物沉淀。所述密闭容器为立方体形或圆柱体形,取材制作简便。锅炉出水口位于锅炉回水口的上方,减少水在锅炉中的震荡,且回流的冷水直接留在锅炉底部,提高供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水流走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带沉淀物清理装置的锅炉供暖系统,它包括锅炉1和散热器6,锅炉的锅炉出水口位于锅炉回水口的上方,锅炉出水口和散热器进水口通过出水管道5连通,出水管道5上设置有水泵3,锅炉回水口和散热器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回水管道上设置有沉淀物清理装置,沉淀物清理装置与所述散热器出水口之间的回水管道称之为第一回水管道41,沉淀物清理装置与所述锅炉回水口之间的回水管道称之为第二回水管道42,所述沉淀物清理装置包括圆柱体形的密闭容器8,密闭容器8的侧壁上开设有密闭容器进水口9和密闭容器出水口10,闭容器进水口9位于密闭容器出水口10的下方,密闭容器进水口9与第一回水管道41连通,密闭容器出水口10与第二回水管道42连通,密闭容器的8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7,排污管7上设置有排污阀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7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