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落水保护装置、电子设备及落水保护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16276.4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申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5/08 | 分类号: | H02H5/08;H05K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娜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落水 保护装置 电子设备 保护 方法 | ||
1.一种落水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信号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的水位探测器、断电保护器和充气组件;所述断电保护器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连接;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防水气囊;
其中,所述水位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处水位的参数信息,以及将所述参数信息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水位探测器传输的所述参数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参数信息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水位,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水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后,控制所述断电保护器断开,以及控制所述充气组件对所述防水气囊充气;
所述装置还包括:电子照明灯以及与所述电子照明灯连接的压力开关,当所述防水气囊填充有气体时,挤压所述压力开关,使所述压力开关打开所述电子照明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水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断电保护器断开,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还包括气体容器,电子阀门开关,以及电子阀门;
其中,所述电子阀门的一端与所述气体容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电子阀门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水气囊连接,所述电子阀门开关分别与所述电子阀门和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水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后,控制所述电子阀门开关打开所述电子阀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气囊通过可拆卸部件与所述电子阀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容器的底端设置有充气压缩孔,且所述充气压缩孔用于给所述气体容器填充气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断电保护器以及所述电子阀门开关的外部覆盖有防水材料。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板,电池,以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水保护装置,所述断电保护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连接。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板,电池,以及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落水保护装置,所述断电保护器与所述电子设备的主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探测器靠近所述壳体的侧面,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断电保护器、以及所述电子阀门开关设置于所述电池的第一侧,所述气体容器设置于所述电池的第二侧与所述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电池的第一侧为设置有电池电极的一侧,所述电池的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邻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弹射盖,所述壳体与所述防水气囊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弹射盖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且紧贴所述防水气囊的前端,当所述防水气囊填充有气体时,所述弹射盖被挤压脱离所述通孔,使所述防水气囊展开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电池连接。
12.一种落水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落水保护装置或者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水位探测器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处水位的参数信息,以及将所述参数信息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接收所述水位探测器传输的所述参数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参数信息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水位,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水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后,控制所述断电保护器断开,以及控制所述充气组件对所述防水气囊充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水位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断电保护器断开,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62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