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5640.5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葛善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善文 |
主分类号: | A61K36/27 | 分类号: | A61K36/27;A61P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痘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临床以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和结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水痘的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急、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为期1~6日的出疹期内皮疹相继分批出现。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皮痕。水疤期痛痒明显,若因挠抓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体弱者可出现高热,约4%的成年人可发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大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瘢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黏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临床异型表现有:大疱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儿水痘、成人水痘等。此外,若妊娠期感染水痘,可引起胎儿畸形、早产或死胎。
水痘主要是对症处理。患者应隔离。由于其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传染性很强,易感者80%-90%发病,因此必须严密隔离病尽快治疗。临床上主要选用阿昔洛韦、维生素C、叶酸,严重者加潘生丁口服;另外,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水痘效果明显,但是西药直接作用内脏,易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的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老鹳草25-35份、槲寄生1-4份、香加皮22-28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老鹳草28-32份、槲寄生2-3份、香加皮24-26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老鹳草30份、槲寄生3份、香加皮25份。
所述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老鹳草、槲寄生、香加皮加入原料总质量10-13倍的水,武火煮开,然后再转为文火,煎煮2-3h,即得抗水痘的中药组合物。
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抗水痘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老鹳草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治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肠炎,痢疾。全草煎剂在试管内对人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乙型链球菌、肺尖球菌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所含鞣质对其抑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和副流感病毒Ⅰ型仙台株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全草煎剂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一1株和副流感病毒I型仙台株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鸡胚,用血球凝集试验)。此外,老鹳草还具有止泻、凝血、祛痰、驱虫、利尿等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善文,未经葛善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5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