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竹柳皮中提取水杨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5569.0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7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宝兴;许洪杰;韩拥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绿宝来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5/203 | 分类号: | C07H15/203;C07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柳皮中 提取 水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化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竹柳皮或竹柳柳枝为原料制备的提取物,以及从竹柳皮或竹柳柳枝提取高纯度水杨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柳为杨柳科柳属植物。乔木,生长潜力大,高度可达20米以上。树皮幼时绿色,光滑。顶端优势明显,腋芽萌发力强,分枝较早,侧枝与主干夹角30-45°。树冠塔形,分枝均匀。叶披针形,单叶互生,叶片长达15-22cm,宽3.5-6.2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明显的细锯齿,叶片正面绿色,背面灰白色,叶柄微红、较短。由于具有适应性强、速生、耐寒耐高温、耐涝耐盐碱、管理简单、无性繁殖容易、产量高、材质优等特点。
水杨苷为白色结晶;味苦;熔点199~202℃,比旋光度[α]-45.6°(0.6克/100厘米3无水乙醇);可溶于水,易溶于沸水,难溶于乙醇(1∶90),不溶于醚或氯仿,但能溶于碱溶液、吡啶或冰醋酸中。其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分子中无游离酚羟基,属于酚苷类化合物。经稀酸或苦杏仁酶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和水杨醇。
水杨苷具有解热和镇痛作用,由于它水解后可产生水杨醇,容易被氧化而产生水杨酸,因此曾是合成水杨酸类药物的主要来源,现在制药工业上已采用合成法制造水杨酸。
研究表明,水杨苷和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有相似的生物活性,但相对于乙酰水杨苷来说,水杨苷对胃无刺激,不易引起胃出血。新的研究发现它是一种氧化酶(NADHoxidase)的抑制剂,具有抗皱,增加皮肤光泽度及弹性,减少色素沉淀,增加皮肤水分等功效,为此,研制一种从竹柳皮中提取水杨苷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CN1611508A(申请号为200310105868.X)一种水杨甙的制备工艺,此发明涉及生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水杨甙的制备工艺。此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依次包括:备料,将柳枝叶粉碎成小段原料;水解提取,在原料中加入碱性物质进行水解,然后用萃取剂提取,去除残渣;浓缩,获得含水杨甙浸膏半成品,经过精制步骤得到的水杨甙的纯度≥95%。该工艺萃取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有机溶剂,成本较高且不利于环保,含量不能达到98.45%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竹柳树皮中提取分离水杨苷的方法,使它稳定性高,提纯度高,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从竹柳皮中提取水杨苷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
步骤一、原料干燥粉碎:采集树龄大于两年竹柳树皮为原料,干燥,粉碎;采用20-40目筛网,制成竹柳树皮皮粉;采用连续微波干燥法,干燥温度60-95℃,干燥后制得竹柳树皮粉,粉末颗粒大小20目-40目;
步骤二、提取和固液分离:按重量份数取竹柳树皮粉0.8-1.5吨,采用超声逆流连续提取设备,在50℃-95℃的条件下提取,提取后经过卧螺式离心,转速2500-3000rpm,然后经过蝶式离心,转速7000rpm,离心后得到提取滤液A;提取时采用溶剂为无离子水;
步骤三、大孔树脂初纯化:将滤液A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流速1.0-2.0BV/h,水洗后用30%-95%乙醇洗脱,洗脱速度1.0-3.0BV/h,得到洗脱液B;
步骤四、浓缩:洗脱液B在温度为55±5℃、压力为0.02-0.095MPa条件下,浓缩成浓缩膏C;
步骤五、分离:以提取原料2.0-2.7倍重量的无离子水溶解上述浓缩膏C,加活性炭1.0-5.0%保温搅拌1h,过滤得到滤液D,滤液D正丁醇萃取3次,有机溶剂与滤液D的体积比为1∶1-2,合并3次正丁醇萃取液,得到有机相E;
步骤六、浓缩与干燥:浓缩采用真空浓缩、回收有机溶剂,温度60-80℃,真空度0.05-0.095MPa;采用真空减压干燥方法,真空度0.05-0.095,温度60-80℃,干燥后粉碎制得成品:粉碎,粒度为80-100目,获得产品1,产品1经过两次重结晶获得产品2。
进一步,一种从竹柳皮中提取水杨苷的制备方法,原料为竹柳树皮或竹柳树枝。
进一步,一种从竹柳皮中提取水杨苷的制备方法,采用超声逆流连续提取时,提取温度为60℃、70℃、75℃、80℃。
进一步,一种从竹柳皮中提取水杨苷的制备方法,初步纯化采用的大孔吸附树脂为HPD-100、HPD-7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绿宝来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绿宝来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5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