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14827.3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彩;陶卫克;陈扬;许双双;陈春茂;王宇;马静园;马文峰;王庆宏;郭绍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周瑞艳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于 炼油 化工 废水处理 颗粒 污泥 快速 培养 方法 | ||
1.一种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驯化:取污水处理场生化工艺的兼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用乙酸钠溶液作为培养初期的有机基质,随着培养的进行,向有机基质中加入炼油、化工废水并逐渐增加炼油、化工废水的掺合比例直至以炼油、化工废水作为全部的培养用有机基质进行驯化培养,在此过程中保持有机基质的CODcr值为2000mg/L至5000mg/L范围内的一个定值;
(2)颗粒化:向驯化后的厌氧污泥中多批次投加丙烯酰胺聚合物和草炭土,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驯化步骤中,通过投加质量浓度在50g/L至100g/L范围内的NaHCO3溶液把培养体系的碱度值控制在2500mg/L至5500mg/L范围内;通过投加质量浓度在30g/L至50g/L范围内的NaOH溶液把培养体系的pH值控制在6.5至7.5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驯化步骤中,向培养体系中投加营养母液,每升培养体系中投加8mL至12mL的营养母液,每升营养母液中含有100g至180g的NH4Cl、15g至40g的KH2PO4、2g至10g的CaCl2·2H2O和2g至15g的MgSO4·4H2O,其余为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驯化步骤中,向培养体系中投加微量元素母液,每升培养体系中投加1mL至2mL的微量元素母液,每升微量元素母液中含有1000mg至3000mg的FeCl3·4H2O,1000mg至3000mg的CoCl2·6H2O,500mg至1500mg的EDTA,200mg至1000mg的MnCl2·4H2O,50mg至200mg的Na2SeO3·5H2O,50mg至100mg的(NH4)6Mo7O24·4H2O,20mg至60mg的NiCl2·6H2O,10mg至60mg的H3BO3,40mg至60mg的ZnCl2,20mg至40mg的CuCl2·2H2O,其余为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驯化周期为10至30天;当每升培养体系的产气速率>40mL/d、甲烷体积分数>75%、厌氧污泥浓度>8g/L以及厌氧污泥的粒径中值>50μm时,结束驯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污泥是取自炼油废水处理场A/O池、SBR池的未经物化处理过的污泥。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颗粒化步骤中,每批次投加丙烯酰胺聚合物和草炭土的顺序为先草炭土后丙烯酰胺聚合物,每升培养体系中草炭土的总投加量为500mg至1000mg,每升培养体系中丙烯酰胺聚合物的总投加量为50mg至100mg。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于炼油和化工废水处理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草炭土的堆积密度>0.6kg/L,腐殖酸含量>40%,pH值为5.5至6.5,粒径范围为100目至300目;丙烯酰胺聚合物的阳离子度为40%至60%,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800万至1200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昆仑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昆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48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净水草
- 下一篇:用LDHs作缓释碳源进行生物反硝化脱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