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贴式景观防汛墙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14719.6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袁昊;邬显晨;张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6;E02D27/12;A01G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包姝晴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贴式 景观 防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汛墙,特别涉及一种外贴式景观防汛墙结构。
背景技术
滨江临海城市经常受到台风、暴雨、高潮位和洪涝等灾害袭击,防汛墙是防洪挡潮的主要工程设施。目前很多防汛墙存在年代久远、老化破损、墙身外倾或不满足设防标准等问题;在防汛墙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墙后施工作业面不足的情况,例如墙后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工程拆迁和管线搬迁费用巨大。同时目前采用较多的桩基承台式防汛墙结构,墙身材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景观效果单调、生硬。再者,防汛墙墙前泥面经掏刷后,常常会发生底板下部土体流失情况,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外贴式景观防汛墙结构,以解决上述墙后施工作业面不足、景观效果不佳及底板下泥面易被掏空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外贴式景观防汛墙,其包括一钢筋砼压顶、一钢筋砼墙身、一钢筋砼护坡、多个桩基;所述护坡包括一底板、一斜坡和一导梁;
其中,所述压顶连接于老防汛墙的墙顶之上,所述墙身连接于老防汛墙的前壁,所述护坡的底板连接于老防汛墙的底板前;
所述护坡的底板下端与其中一排桩基连接;所述导梁的下端与另一排桩基连接;所述斜坡与规划河道泥面线重合;
所述墙身的临水面为阶梯状,各阶梯上及所述护坡的底板、斜坡、导梁上,分别放置有植生袋;所述的植生袋上种有水生或湿生植物。
优选地,所述压顶、墙身、护坡的底板,用梅花形布置的种植筋分别与老防汛墙进行锚固连接,锚固长度不小于35d,d为种植筋的直径长度。
优选地,所述墙身临水面处的阶梯宽度为200~300mm,阶梯高度为400~500mm。
优选地,所述斜坡的坡度不大于1:2.5;所述导梁的宽度为500~600mm,高度为450~550mm,所述护坡的底板高度为500~600mm。
优选地,所述外贴式景观防汛墙的长度为12~16m,所述外贴式景观防汛墙的墙顶宽度为300~400mm,所述压顶厚度为300~400mm,相邻防汛墙之间设置有伸缩缝,伸缩缝内设置橡胶止水带和填缝材料。
优选地,所述填缝材料包括聚乙烯低发泡板,聚乙烯低发泡板之间嵌有氯丁橡胶止水带,并采用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封口。
优选地,所述植生袋内填充有掺入细砂和有机肥料的河底清淤底泥;底泥和细砂的比例为1:1~2:1。
优选地,所述植生袋的材料是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的高分子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墙身的顶部装置有栏杆。
优选地,所述桩基是钻孔灌注桩。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防汛墙由于是外贴式结构,不需要对墙后地面进行大规模的开挖,既不会影响墙后建筑物,也不需要地下管线的搬迁,大大减少了工程总投资。
2、本发明的压顶、墙身和底板与老防汛墙用种植筋锚固连接为一个整体,由于新建外贴式防汛墙具有桩基,从而提高了老防汛墙的整体稳定性及抗滑抗倾能力。
3、本发明的护坡按规划河道泥面线坡度放坡,护坡上表面与河道泥面线重合,可以起到抗冲刷作用,防止墙前泥面被掏空流失造成防汛墙安全隐患。
4、本发明的防汛墙墙身临水侧及护坡上放置固定种植水生植物的植生袋,植生袋中填充泥土为河底清淤底泥,结构不仅美观有生态效果,还达到了底泥的无害化资源利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勇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外贴式景观防汛墙断面示意图;
图2为外贴式景观防汛墙立面示意图;
其中,1~压顶;2~墙身;3~护坡;4~桩基;5~栏杆;6~植生袋;7~水生或湿生植物;8~种植筋;9~老防汛墙;10~墙后建筑物;11~地下管线;12~墙前泥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防汛墙结构包括钢筋砼压顶1、临水面为阶梯状且背水面为垂直的钢筋砼墙身2、钢筋砼护坡3、两排桩基4以及多个种植水生或湿生植物7的植生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4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带罩
- 下一篇:携带剃须刀片的沐浴露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