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机处理各机构间数据差错的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14625.9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0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弘强;李伟;汤茂安;周继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霁晨;付曼<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机 处理 机构 数据 差错 数据处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机处理各机构间数据差错的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该装置具备:报文模型库,用于存储统一的差错业务报文模型;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机构的请求报文数据,报文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来自所述报文接收模块的所述请求报文数据;安全模块,用于根据解析结果检查请求报文数据的安全策略;差错业务规则库,用于存储差错业务规则;逻辑推理机,用于根据解析结果以及差错业务规则对请求报文数据中的业务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并生成业务交易数据;交易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业务交易数据;报文组装模块,用于根据业务交易数据和报文模型库中的差错业务报文模型组装成请求报文;以及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请求报文发给第二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联机处理各机构间数据差错的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银行卡支付机构间的差错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离线文件方法、在线平台方法和联机报文方法。
离线文件方法是指,支付机构与银行卡组织之间通过传递文件来实现差错交易的处理,目前国际卡组织双信息差错交易多采用这种方法。在这种方法里,差错提出机构将差错信息写入文件,然后通过ftp等方式传输到银行卡组织。银行卡组织定期处理文件(一般是一天处理一次),先检查文件是否符合规范,再检查文件里的交易是否符合业务要求,检查中如果出现问题,将检查结果写在反馈文件里,定期发给差错提交机构。如果没有问题,处理差错业务,并将差错结果写在反馈文件里,定期发给差错提交机构和差错相关机构。这种方法处理的缺点是差错提出方和银行卡组织之间的交互性差,处理周期长,而且文件中只能传输交易信息,无法包含凭证信息。
在线平台方法是指,支付机构登陆到银行卡组织统一搭建的在线差错Web平台上处理差错交易。在这种方法里,差错提出机构将差错信息通过差错Web平台提交,银行卡组织的差错平台可以进行实时检查、交互和处理。但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机构需要业务人员手工从机构自建的差错平台中获取差错信息和凭证,再手工逐笔录入到银行卡组织的差错平台中。大量的人工操作降低了整体的差错处理效率,也增加了人力成本。
现有的联机报文方法是指,支付机构通过发送ISO8583报文给银行卡组织来实现差错交易的处理,目前国际卡组织单信息差错交易多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受报文标准限制,只能传输差错交易信息,无法传输差错凭证文件,给其他方面确认差错交易的真实性增加了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处理周期短、处理效率稿并且能够节省人工成本的联机处理各机构间数据差错的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联机处理各机构间数据差错的数据处理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使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差错的联机处理,克服了文件方式下处理周期长的缺点,本发明的联机处理各机构间数据差错的数据处理装整合了各机构自建的差错平台,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人工操作步骤,而且本发明的联机处理各机构间数据差错的数据处理装中的报文可以将交易信息和凭证合并传输,克服了现有联机方式下报文不能携带文件的缺点。
本发明的联机处理各机构间数据差错的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在第一机构和第二机构之间进行数据处理,其特征在于,具备:
报文模型库,用于存储统一的差错业务报文模型,其中,所述差错业务报文模型包括差错业务信息和凭证文件;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一机构的请求报文数据,其中所述请求报文数据由所述第一机构基于该第一机构的业务数据和所述差错业务报文模型而组成;
报文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来自所述报文接收模块的所述请求报文数据并且获得解析结果;
安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解析结果检查所述请求报文数据的安全策略;
差错业务规则库,用于存储差错业务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46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