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塞式粒子连续注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2264.4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和;郑飞;王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7/16 | 分类号: | E21B7/1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粒子 连续 注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塞式粒子连续注入系统,属于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粒子冲击钻井技术是提高深井、超深井及硬地层钻井速度的有效途径之一,粒子注入装置是将钢质粒子以一定的速率,连续地注入到高压钻井液中,是粒子冲击钻井技术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粒子注入装置尚不能真正的实现粒子的稳定、均匀、连续注入。负压引射式粒子注入系统存在压力不稳定、注入不均匀等缺点;螺旋挤压式粒子注入系统密封性较差,且磨损严重,因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旋叶式粒子注入系统存在旋叶易损坏、发热较多等缺点。上述局面严重制约了粒子冲击钻井技术的工业化进程,粒子注入装置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真正实现粒子连续注入的目的的活塞式粒子连续注入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活塞式粒子连续注入系统,包括曲柄连杆装置、活塞装置、动力装置和入料装置,曲柄连杆装置包括曲柄和转轴,曲柄一端套装在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活塞装置,转轴连接动力装置,活塞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缸内设置活塞,活塞连接活塞杆,活塞杆连接曲柄,活塞缸末端连接入料装置,入料装置与钻井液高压主管汇连通。
粒子与钻井液的混浆加入到入料装置,粒子被活塞吸入到活塞缸中,当活塞完成回收运动之后,在曲柄旋转的带动下做推进运动,从而将粒子注入到钻井液高压主管汇。本系统可采用两套曲柄连杆装置和活塞装置,两套装置同时运行,交替工作,即一套装置吸收粒子的同时,另一套装置注入粒子,吸收完粒子后立刻注入粒子,另一套装置注入粒子结束后立刻吸收粒子,从而实现粒子注入的连续性。
转轴与动力装置连接,从而获得动力并通过转轴旋转带动曲柄旋转;所述的曲柄通过旋转带动活塞杆做往复运动;活塞缸是在粒子的吸入和注入过程中储存粒子的装置;所述的活塞是注入粒子的最直接装置,活塞在活塞杆的带动下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粒子从入料装置中吸入到活塞缸,并注入到钻井液高压主管汇中。
所述的入料装置包括料斗,料斗底部设置粒子管汇,粒子管汇上通过连接管分别连通常压管汇,常压管汇一端分别与活塞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钻井液高压主管汇连通,粒子管汇底部为粒子排放口。
所述的钻井液高压主管汇上设置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连接管上设置第三截止阀,常压管汇上设置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截止阀位于连接管和料斗之间,第二截止阀位于连接管下方,第三截止阀位于粒子管汇和常压管汇之间,第一单向阀位于活塞缸与连接管之间,第二单向阀位于连接管与钻井液高压主管汇之间。截止阀通过自身的开启和关闭控制钻井液和粒子的流动;所述的单向阀控制钻井液和粒子流动的方向,防止粒子发生回流。
所述的钻井液高压主管汇的入口端连接钻井液泵,钻井液泵连接钻井液池。
所述的动力装置设置为电机,电机与转轴之间设置减速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两套相同的曲柄连杆装置和活塞装置,两套装置同时运行,交替工作,在不改变高压主管汇压力的条件下,管汇中始终保持有固定浓度的粒子,真正的实现粒子连续注入,可长时间连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该系统也减少了高压作业区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曲柄连杆装置和活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活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钻井液池3、钻井液泵4、料斗5、支架6、粒子管汇7、钻井液高压主管汇8、活塞缸9、曲柄10、转轴11、减速箱12、活塞杆13、活塞14、第一截止阀15、第二单向阀16、第二截止阀17、第一单向阀18、第三截止阀19、连接管20、常压管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2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拼接大屏幕显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