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垩制备生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0601.6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康宇;钟根;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7/38 | 分类号: | C04B7/38;C04B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垩 制备 生料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垩制备水泥生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呈细粉状且水分较高的白垩物料来制备生料的工艺系统,包括窑系统冷却机、引风机、热风炉、窑系统预热器、烘干破碎机、粉磨选粉装置、收尘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根据白垩及辅助原料的物理性能,充分发挥烘干破碎机的烘干打散功能与粉磨装置的高效粉磨功能;实现将白垩高效烘干打散,同时对辅助块状物料的粉碎、烘干,实现了生料的高效低耗的制备过程,是一种较为节能的白垩制备生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垩制备水泥生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呈细粉状且水分较高的白垩物料来制备生料的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白垩又称白土粉,是一种微细的碳酸钙的沉积物,是方解石的变种。成构白垩的颗石来源的球藻是一种植物性的鞭毛虫类,它有两条等长的鞭毛,体呈球状大小为3~35微米,在其细胞表面覆盖的大量微小的石灰质壳就是颗石,为1~11微米大小的扁圆状或扁椭圆状,有时具喇叭状突起。在海水上面,漂浮着许多极小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有一种称为“多胚孔”的单细胞动物,这些生物的外壳是由石灰组成的,当这些生物体死掉以后,它们极其微小的身躯沉到海底,长此以往,逐渐粘结形成白垩或白垩土。由于地球表面的各种运动,往往使得那些本来在水下的土地变成了陆地,原来在海底的白垩土层被抬移了上来。
白垩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氧化钙含量一般在50%以上,是生产水泥的天然好原料。白垩除应用于水泥工业外,制成粉笔是其较为常见的应用。白垩一般在海洋中形成,本身颗粒很细,烘干打散后平均粒径比烧制水泥熟料的生料粉还小,基本不用继续磨细即可满足水泥生料的要求,但白垩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杂质如土、砂等,这些颗粒还比较粗,需要选出并加以粉磨,以满足加工时生料粒度的要求。
白垩一般从地下挖掘开采,含水分较大,一般在20~40%,且具有一定的粘度。在欧洲等地,以前主要采用湿法磨制来生产水泥,随着新型的干法生产水泥工艺的逐渐成熟,其各项技术指标明显优于湿法生产工艺,湿法生产水泥工艺逐渐被淘汰。含水量较高而细度又较细的白垩,需要烘干制成干粉状物料,才能在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上应用来制备水泥熟料。
对于水分较高的物料,球磨机难以满足烘干的要求,通常采用立磨来完成烘干兼粉磨工序;但对于细粉,立磨的粉磨料床难以稳定运行;立磨主要的作用是粉磨,将块状物料研磨为粉状物料,对于只需打散而不需要进一步粉碎的细粉,立磨显然不合适,又浪费粉磨能量。生料由钙质原料、硅质原料、铝质原料、铁质原料等按照一定的率值与比例组成,并将配料组合后的原料粉磨为符合要求的粉状干物料,方能在后续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烧制成水泥熟料。
当生料的钙质原料采用白垩时,其它几种原料通常以块状物料为主,需要经过粉磨装置将这些块状物料粉磨成粉状物料,此时若采取传统的先配料再粉磨的工艺技术,往往需要选用很大的粉磨设备,而占生料组成的80%左右的白垩不需要粉碎,只需打散、烘干即可,其它在生料组分占比例较少的块状物料采取单独粉磨,然后再与单独烘干的白垩粉体进行混合成生料粉,可以大大减小粉磨装置的规格,既能较少设备建设投资,又能减少运行电耗、设备磨损等生产成本。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以上问题:将高水分白垩烘干、打散,将块状物料粉磨成细粉,针对不同物料实行分工制备,然后进行混合制备成水泥生料,是一种较经济合理的生料制备工艺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高水分白垩烘干、打散,将块状物料粉磨成细粉,针对不同物料实行分工制备,然后进行混合制备成水泥生料的一种较经济合理的白垩制备生料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0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
- 下一篇:粘湿性钙质物料制备水泥生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