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9610.3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E.维特赫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福国际运营卢森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E05F15/7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马红梅;陈岚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卢森堡;L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系统 | ||
1.一种被配置成将栅极电源(12)与传感器(14)对接的用于交通工具的传感器系统(10),所述系统(10)包含:
所述传感器(14),其检测用户(46);
所述栅极电源(12),其向装置(16)提供功率;
所述装置(16)包含:
输入(28),其被连接到所述栅极电源(12)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栅极电源(12)的功率;
电路(17),其提高从所述栅极电源(12)接收的功率的水平;以及
输出(26),其被连接到所述传感器(14)以用于向所述传感器(14)提供经提高水平的功率;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17)包含:
开关(44),用于启用/禁用所述栅极电源(12);
NPN双极晶体管(22),其具有基极(34)、集电极(32)以及发射极(30);
PNP双极晶体管(24),其具有另一基极(39)、另一集电极(38)以及另一发射极(36);
所述NPN双极晶体管(22)是输入晶体管(22);
所述PNP双极晶体管(24)是输出晶体管(24);
所述输入晶体管(22)的基极(34)连接到所述装置(16)的输入(28);
所述输出晶体管(24)的集电极(38)和所述输入晶体管(22)的发射极(30)一起连接到所述装置(16)的输出(26);
所述输出晶体管(24)的发射极(36)连接到电源电压(18);以及
所述输入晶体管(22)的集电极(32)连接到所述输出晶体管(24)的基极(39)。
2.如权利要求1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栅极电源(12)包含在被启用时向所述装置(16)的输入(28)提供功率的电气源。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电路(17)进一步包含被连接在所述输入晶体管(22)的发射极(30)和基极(34)之间的第一串联电阻(50),以便当所述栅极电源(12)被禁用时所述装置(16)的输出(26)被连接到电接地。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电路(17)进一步包含被直接与所述输出晶体管(24)的集电极(38)串联连接的感测元件(40),所述感测元件(40)检测当所述传感器(14)检测到所述用户(46)时发生的所述装置(16)的输出(26)上的负载调制。
5.如权利要求4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传感器系统(10)进一步包含用于监控所述感测元件(40)的监控器(42)。
6.如权利要求4到5中的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感测元件(40)是被直接地与所述输出晶体管(24)的集电极(38)串联连接的感测电阻(40),所述负载调制引起所述感测电阻(40)上的电压变化。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电路(17)进一步包含被直接地与所述输入晶体管(22)的发射极(30)串联连接的第二串联电阻(48),所述第二串联电阻(48)被适配为抵挡所述输出(26)上的对地短路。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电路(17)进一步包含被连接在所述装置(16)的输入(28)和所述栅极电源(12)之间的第三串联电阻(52)。
9.如与权利要求4结合的权利要求3、6、7和8中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电阻(40、48、50、52)中的任意一个电阻是所述感测元件(40)。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栅极电源(12)是CMOS栅。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电路(17)进一步包含具有阳极和阴极的二极管(45),
所述阳极被连接到所述输入晶体管(22)的发射极(30),并且
所述阴极被连接到所述输入晶体管(22)的基极(34)。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的传感器系统(10),其中所述传感器(14)是接近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福国际运营卢森堡有限公司,未经德尔福国际运营卢森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96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