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9286.5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8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叶宗耀;邹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宗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4 | 分类号: | A61K36/8964;A61P9/10;A61P7/02;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52513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血栓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脑血栓的形成属于“中风”范畴,此外,在不同时期还有“大厥”、“仆击”、“薄厥”等论述。一般而言,脑血栓其病位在脑,其病因大致不外乎“风、火、痰、虚、瘀”为患。根据相关记载,临床治疗本病的辨证分型大致可从下列四型论治:
1、气虚血瘀型:多因正气不足、气虚不能运血、统血,致使血不得荣,血瘀脉络,脑失所养而血栓形成。症见半身不遂、肢体痿废,或单肢不用、口眼歪斜、舌强语涩,并有眩晕、心悸气短、胸闷、面晦或萎黄,肢软乏力,舌胖而紫,或有瘀斑点,脉弦细无力或沉细而涩。
2、痰瘀互结、痹阻脉络型:痰瘀是形成中风的核心病机,盖肥人多痰,痰湿郁而生热,热耗津液、渐阻脉络。或脾虚生痰,或水泛为痰,或痰火内盛。盖瘀是半身不遂的要害,有气虚血瘀受寒凝涩或受热煎熬成瘀之分,临床均应审证而治。临床常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头痛烦躁、头昏目眩、咯痰不爽,舌暗红、苔白腻、脉弦细而滑、治当化痰通络。
3、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临床常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兼有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淡苔薄黄、脉弦细。治宜平肝潜阳、熄风通络为法,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如兼见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时有盗汗、舌绛红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弦细数,治当育阴熄风。
4、髓虚精亏、脉络空虚型:盖肝肾不足则精髓津血不能上奉于脑,脑失所司,久则头昏脑转、耳鸣目眩,甚至黑蒙或失明;或心神昏冒,肢体拘挛;或麻木偏枯,口歪语蹇、腰酸膝软,面赤足冷、舌红绛、苔黄口燥、脉沉细数等,治当养阴补肾、填精益血。
目前西医治疗脑血栓的药物主要有扩张血管剂、降压药和抗血小板凝聚剂等药物,这些药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会给人体器官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中医溶栓疗法能活血化瘀、疏通脑脉,并且毒副作用小,治后不易复发,被大多数的患者所接受,但还存在疗效慢、疗程长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79760.0公开了一种用于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羌活400-640份,独活400-640份,防风500-700份,白术500-700份,白芷500-700份,茯苓500-700份,生地黄500-700份,黄芩400-640份,土鳖虫100-262份,红花80-128份,地龙100-262份,全蝎40-64份,细辛200-370份和炙甘草200-370份。该组合物治疗脑血栓具有一定功效,但是所需的中药味数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相应的制造工艺将该药物组合物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制成方便易用的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当归6-12份、泽泻4-10份、三七4-10份、茯苓8-16份、白芍6-16份、牡荆10-16份、知母6-12份、川芎4-10份、刘寄奴4-10份、地龙4-10份和甘草2-1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6份、泽泻4份、三七4份、茯苓8份、白芍6份、牡荆10份、知母6份、川芎4份、刘寄奴4份、地龙4份和甘草2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2份、泽泻10份、三七10份、茯苓16份、白芍16份、牡荆16份、知母12份、川芎10份、刘寄奴10份、地龙10份和甘草1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当归10份、泽泻8份、三七8份、茯苓12份、白芍14份、牡荆12份、知母10份、川芎8份、刘寄奴6份、地龙8份和甘草8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被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滴丸剂。
相应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S1:取牡荆、当归、泽泻、三七、茯苓、白芍、牡荆、知母、川芎、刘寄奴、地龙和甘草,洗去杂质,干燥后分别粉碎,过60-80目筛,备用;
S2:取牡荆粗粉,置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中,加入粗粉总量30-45%体积分数为60-85%的乙醇,调控二氧化碳流量为15-20L/h,萃取压力为15-20MPa,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时间为1.5-2h,减压分离制得到牡荆提取物,保留牡荆残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宗耀,未经叶宗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9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