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风冷变流器噪声有源控制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09226.3 | 申请日: | 2015-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聂永红;唐蒲华;张干清;李国锋;许焰;朱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风冷 变流器 噪声 有源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噪声有源控制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列车风冷变流器噪声的有源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列车变流器大多需要使用风机进行散热,这就造成了列车变流器存在较高的噪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列车驾乘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列车风冷变流器噪声控制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列车制造厂家的解决办法大多为优化散热结构、选用静音风机和安装吸音材料等被动降噪措施,这些降噪方法对降低风冷变流器中高频段噪声作用较明显,然而被动降噪方法因变流器内部结构不同而方法各异,并且降噪成本较高、对低频噪声的降噪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列车风冷变流器噪声有源控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主动降噪的措施来降低风冷变流器噪声,其低频降噪效果较好。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列车风冷变流器噪声有源控制的方法,它包括自适应控制器和功放模块,在风机与进气口之间的变流器进气通道内依次设有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次级声源和残余噪声传感器,所述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和残余噪声传感器都与自适应控制器相连,所述次级声源与功放模块相连,所述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次级声源和残余噪声传感器都至少设有一个。
所述次级声源为扬声器。
所述自适应控制器和功放模块设在控制电路板上。
所述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自适应控制器、功放模块和次级声源依次按序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发明采用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自适应控制器、功放模块、次级声源和残余噪声传感器组成主动消声系统,利用有源噪声控制原理,在指定区域内人为产生一个次级声信号,通过功放模块和次级声源产生与初始噪声(变流器风机噪声)的声波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相差180度)的声波辐射,二者相互抵消,达到降噪的目的,相对于被动降噪方法而言,主动消声方法具有低频降噪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和易于控制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有源噪声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使用有源噪声降低列车风冷变流器噪声的方法,它包括自适应控制器1和功放模块2,在风机3和进气口4之间的变流器进气通道5内,依次设有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6、次级声源7和残余噪声传感器8,所述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6和残余噪声传感器8都与自适应控制器1相连,所述次级声源7与功放模块2相连,所述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6、次级声源7和残余噪声传感器8都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次级声源7为扬声器;所述自适应控制器1和功放模块2设在控制电路板9上;所述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6、自适应控制器1、功放模块2和次级声源7依次按序连接。由风机3发出的噪声传播到点E,同时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6检测风机噪声,送入自适应控制器1,经功放模块2由扬声器,即次级声源7发出,传播到点E和风机3发出的噪声叠加,由残余噪声传感器8监测残余噪声送入自适应控制器1,经自适应算法进行控制,使点E的残余信号最小。本发明采用初始声源参考传感器、自适应控制器、功放模块、次级声源和残余噪声传感器组成主动消声系统,利用有源噪声控制原理,在指定区域内人为产生一个次级声信号,通过功放模块和次级声源产生与初始噪声(变流器风机噪声)的声波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相差180度)的声波辐射,二者相互抵消,达到降噪的目的,相对于被动降噪方法而言,主动消声方法具有低频降噪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和易于控制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9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