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08632.8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5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勇胜;李云明;陈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4/583 | 分类号: | H01M4/583;H01M4/1393;H01M4/133;H01M10/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钠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非晶碳材料,以煤炭和硬碳前驱体为原料,加入溶剂后机械混合,干燥,然后在惰性气氛下经交联、固化、裂解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颗粒状,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0μm;d002值在0.35-0.42nm之间,Lc值在1-4nm之间,La值在3-5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表面具有包覆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炭包括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物;所述硬碳前驱体包括葡萄糖、蔗糖、木质素、纤维素、淀粉、酚醛树脂、聚丙烯腈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5.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非晶碳材料,以煤炭为原料,在惰性气氛下裂解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为颗粒状,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0μm;d002值在0.35-0.42nm之间,Lc值在1-4nm之间,La值在3-5n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表面具有包覆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炭包括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混合物。
9.一种钠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煤炭和硬碳前驱体按1∶(0-0.99)的质量比加入溶剂后进行机械混合,得到浆料;(2)将所述浆料进行干燥处理;
(3)在惰性气氛下升温至400℃-600℃,反应0.5-5h;
(4)在惰性气氛下升温至1000℃-1600℃,反应0.5-10h;
(5)冷却后,得到钠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煤炭和硬碳前驱体质量比为1:0时,直接进行步骤(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4)中升温的速率为0.5-1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混合包括球磨、搅拌和超声分散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步骤(4)反应过程中通入流量为0.5-200mL/min含碳氢化合物的气体,用于进行表面包覆;
所述含碳氢化合物的气体包括:天然气、甲烷、乙烷、甲苯、乙烯、乙炔和丙炔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13.一种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
集流体,涂覆于所述集流体之上的粘结剂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钠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14.一种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负极极片的二次电池。
15.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以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智能电网调峰、分布电站、后备电源或通信基站的大规模储能设备。
16.一种二次电池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
集流体,涂覆于所述集流体之上的粘结剂和如上述权利要求5-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钠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17.一种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6所述的负极极片的二次电池。
18.一种如上述权利要求17所述的二次电池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以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智能电网调峰、分布电站、后备电源或通信基站的大规模储能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863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