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8563.0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凯文;左明焕;李泉旺;周琴;安超;沈洋;田艳涛;叶颖江;郭鹏;王彦斌;杜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0;A61K35/36;A61K35/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化系统 肿瘤 术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木香、丁香、枳壳、厚朴、干姜、肉桂、穿山甲和全蝎;经实验显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可见胸部手术后,多发生于术后第4~15天,停止胃肠减压开始进食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时发生。主要症状为术后持续长时间胃引流量多、恶心、呕吐、餐后饱胀、腹胀、腹痛等。近年来术后胃瘫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胃瘫发病率国内报道为0.6%-7%,国外报道为5%-10%。关于胃瘫的治疗:西医手术治疗无效,多采用保守治疗,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下一步治疗延误,医疗费用攀升。
中医认为胃瘫的病位在胃,为本虚标实之证。胃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大多医家治疗本病多在全身调理的基础上,以“通补兼施”的原则进行论治。文献报道大多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进行治疗。主要方法分为内治法及外治法。由于内服困难,外治如中药汤剂胃管或营养管注入法、灌肠法、中药外敷法、针灸疗法、捏脊按摩得到应用。根据近年文献报道,汤药以大承气汤、旋覆代褚汤、半夏泻心汤加减为多用。金星林等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治疗胃癌术后胃瘫,效果显著。周凤丽报道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芒硝等研末醋调后连续48小时脐敷,治疗后听到肠鸣音时间比对照组单纯西医基础治疗提前了10小时。另有研究报道食管癌术后予患者艾灸中腕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刘素琴报道了捏脊及按摩背部和腹部腑穴所产生的良性刺激能促进腹部术后胃瘫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①金星林,许东哲,金文昊等.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19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3):230.②周凤丽.敷脐散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失常60例[J].光明中医,2010,25(9):1662-1663.③刘素琴.捏脊与按摩促进腹部术后胃瘫病人康复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7):49-50.)
目前术后胃瘫的西医治疗大部分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理治疗等一般处理及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甲氧氯普胺等药物促胃动力止吐治疗,但是作用较慢,疗效欠佳。胃镜检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能机械刺激胃肠平滑肌,诱发有效蠕动的形成而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早期胃镜检查及治疗易损伤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且对于严重胃瘫患者作用多不明显。电起搏是在胃浆膜下植入胃电刺激装置或体表放置电极以利用外源性电刺激来促进胃排空。这是新近开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疗效未得到肯定,尚未全面开展。对于顽固性胃瘫可考虑采用幽门成形术或全胃切除术等手术方法,但可能导致新的胃排空功能障碍而加重病情,须慎重选择,且一些体质较差患者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再次手术。可见,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对术后胃瘫的疗效尚不满意,均有不同的弊端,因此,需寻求一种简便、适应范围广、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并且无明显副作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肿瘤病人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前者将中药口服或由胃管中注入,但胃瘫患者胃排空功能差,中药进入胃内可加重胃的负担而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加重,许多患者不能或不愿意中药内服。加之术后胃瘫患者经过手术之后气血耗伤,脾胃虚弱,不能耐受攻伐,故需寻求另外一种给药途径——中医外治法。治疗术后胃瘫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包括中药灌肠、中药外敷、针灸、捏脊按摩等,由文献报道可知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8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肠道疾病的生物制药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