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耐火材料侵蚀程度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08119.9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魏甘;舒珉;贺文波;朱珊珊;王静;叶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3/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耐火材料 侵蚀 程度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检测耐火材料侵蚀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设置耐火材料的待检测项和所述待检测项对应的技术标准阈值范围,标记需要数据处理的待检测项;
在检测所述耐火材料侵蚀程度时,获取所述耐火材料的各待检测项对应的实际检测数值;
对所述需要数据处理的待检测项,获取所述待检测项对应的检测算法,根据所述检测算法对所述待检测项对应的实际检测数值进行计算,得到处理后的修正检测数值;
将所述待检测项的实际检测数值和/或修正检测数值,与其对应的技术标准阈值范围进行比对,当在对应的技术标准阈值范围内时,比对结果为检测项合格;
根据所述耐火材料的各待检测项对应的比对结果给出检测结果,输出所述检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中含有耐火属性氧化物,对于含有耐火属性的氧化物的耐火材料,其对应的待检测项包括:体积密度、耐压强度、显气孔率、所述有耐火属性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加热永久线变化率以及荷重软化开始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中含有耐火属性碳化物,对于含有耐火属性的碳化物的耐火材料,其对应的待检测项包括:体积密度、耐压强度、显气孔率、所述有耐火属性的碳化物的质量分数以及抗折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项包括:显气孔率;
所述显气孔率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从所述实际检测数值中获取干燥质量、饱和试样悬浮在液体中的质量以及饱和试样质量;
用所述饱和试样质量减所述实际检测数值中获取干燥质量,得到第一计算结果,用所述饱和试样质量减所述饱和试样悬浮在液体中的质量,得到第二计算结果;
将所述第一计算结果与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做除法运算,得到所述显气孔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项还包括:体积密度;
所述体积密度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从所述实际检测数值中获取干燥质量、饱和试样悬浮在液体中的质量以及饱和试样质量;
用所述饱和试样质量减所述饱和试样悬浮在液体中的质量,得到第二计算结果;
用所述干燥质量与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做除法运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所述液体的密度做乘法运算,得到所述体积密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项包括加热永久线变率,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对于为定形耐火制品的耐火材料,从所述实际检测数值中分别获取试样加热前的长度值和试样加热后的长度值,根据所述试样加热前的长度值和试样加热后的长度值计算加热永久线变化率;或者,从所述实际检测数值中分别获取试样加热前的体积值和试样加热后的体积值,根据所述试样加热前的体积值和所述试样加热后的体积值计算加热永久线变化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检测项包括加热永久线变率,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对于为不定形耐火制品的耐火材料,从所述实际检测数值中分别获取试样烘干前的长度值、试样烘干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试样烧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根据所述试样烘干前的长度值、所述试样烘干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以及所述试样烧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计算加热永久线变化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为不定形耐火制品时,计算加热永久线变化率,具体包括:
用所述试样烘干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减去所述试样烘干前的长度值,得到的运算结果与所述试样烘干前的长度值做除法运算,得到的运算结果作为干燥线变化率;
用所述试样烧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减去所述试样烘干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得到的计算结果再与所述试样烘干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做除法运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烧后线变化率;
用所述试样烧后冷却至室温的长度值减去所述试样烘干前的长度值,得到的运算结果再与所述试样烘干前的长度值做除法运算,得到的运算结果作为总的线变化率;
计算所述干燥线变化率、所述烧后线变化率以及所述总的线变化率的平均值,将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所述加热永久线变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81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绿素含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石膏稠度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