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点位识别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07956.X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薛静;邱凯;李瑛;孙晓凤;王磊;蔡泽;徐宗胜;黄海金;袁锐;夏丹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 地址: | 20169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缆束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点位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网制作过程中导通找点主要采用自制蜂鸣器以手工的形式完成,即通过蜂 鸣器的一端与图样上规定的电连接器的针孔接触,另一端与导线接触,逐一进行查找, 蜂鸣器发出声响即表明该导线为目标点位号对应的导线。采用此种方法主要存在蜂鸣器 针孔与电连接器接触时不匹配,手工插点位易插错、测试效率低下等问题。
在电缆束制造过程中,导通找点工作关系整个线路的连接,也是电缆生产中工时耗 时较大的一项工作,导通的正确性不但是产品的生命线,也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目前电缆网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导通装置结构比较单一,功能不尽完善,在操作过程中使 用不方便,不利于提高劳动效率。电缆束制造需要工人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快 生产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控制 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点位识别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对接 插座、移位寄存器、单片机、检测触点和数码显示管,所述对接插座连接所述移位寄存 器,所述移位寄存器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检测触点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数码显示管 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对接插座用于接插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的导线与所述检测触 点接触,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脉冲信号确定与所述检测触点接触的导线与 所述电连接器对应的端口号,并通过所述数码显示管显示所述端口号。
优选地,所述对接插座为2个64芯排线插座。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型号为C8051F500。
优选地,所述移位寄存器型号为SN74HC165D。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上还连接蜂鸣器和指示灯,所述蜂鸣器和指示灯在所述电连 接器的导线与所述检测触点接触时发出声光指示。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点位识别装置封装在一个箱体内,所述移位寄存器和单片 机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数码管显示管、对接插座和检测触点设置在所述箱体的正面。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00mm、120mm和7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对待检测电连接器的点位自动识别,成功解决了手工插点位时易插错、 容易误操作、测试效率低下等问题;
(2)通过转接工艺电缆的连接,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电连接器点位识别的要求;
(3)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导通找点的测试效率,同时提高测试数据的可靠性, 并可广泛用于其他电连接器的点位识别。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 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封装后的产口示意图。
图中:1为对接插座、2为移位寄存器、3为单片机、4为检测触点、5为数码显 示管、6为蜂鸣器、7为指示灯、8为箱体、9为测试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附图1,电连接器点位识别装置包括对接插座1、移位寄存器2、单片机3、检 测触点4和数码显示管5,对接插座1连接移位寄存器2,移位寄存器2连接单片机3, 检测触点4连接单片机3,数码显示管5连接单片机3,对接插座1用于接插电连接器, 对接插座为2个64芯排线插座,适用于大多数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的导线与检测触 点4接触,单片机3根据移位寄存器的脉冲信号确定与检测触点4接触的导线与电连接 器对应的端口号,并通过数码显示管5显示端口号。单片机型号为C8051F500。移位寄 存器型号为SN74HC165D。单片机3上还连接蜂鸣器6和指示灯7,蜂鸣器6和指示灯7 在电连接器的导线与检测触点接触时发出声光指示。
在产品应用中,本装置还包括电源电路、测试开关等部件。
下面以弹上电缆网电连接器点位识别为例,对本识别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7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