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模级联高频结构的双电子注太赫兹波辐射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7076.2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鑫;张兆传;李科;赵超;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5/44 | 分类号: | H01J25/44;H01J23/04;H01J23/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联 高频 结构 电子 赫兹 辐射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模级联高频结构的双电子注太赫兹波辐射源。
背景技术
太赫兹(Terahertz)波是频率处在0.1THz-10THz(1THz=1012Hz)之间的电磁波,位于发展相对成熟的微波毫米波与远红外光波之间,其独特的波长特性使得该波段在测量材料物质的光学属性、生物医学成像、表面化学及强场凝聚态物质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在军事领域的雷达探测、保密通信也存在重要的应用前景。太赫兹波在军事及民用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引起了各国政府特别是军方的高度关注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发展太赫兹波科学技术。太赫兹波在军民两用领域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为什么还不能获得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国防领域呢?其中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高功率、紧凑可调的室温太赫兹波辐射源,它成为太赫兹技术推向广泛应用的瓶颈之一。因此寻求有效方法、探索新机理发展高性能的太赫兹波辐射源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促进太赫兹波在军事和民用两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太赫兹波辐射。如:半导体太赫兹波辐射源(如THz-QCL等);基于光子学的太赫兹发生器;利用自由电子的太赫兹波辐射源(包括太赫兹真空器件、电子回旋脉塞和自由电子激光);基于高能加速器的太赫兹辐射源等。THz-QCL辐射源由于受到极低温度的限制成为其广泛应用的屏障,基于光子学的太赫兹源输出的功率较低,而基于高能加速器的太赫兹辐射源由于需要大的加速装置,其广泛应用包括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太赫兹辐射源中,基于真空电子学的折叠波导行波放大器(FoldedWaveguideTraveling-WaveTube,简称FW-TWT)由于同时兼顾螺旋线行波管及耦合腔行波管的优点,具有高增益及宽频带的特点,可发展为高功率、宽频带、紧凑的太赫兹辐射源,特别是折叠波导行波放大器在太赫兹雷达上的应用,因而受到了学者们及军方的高度关注。
相对同类真空电子学器件,它具结构牢固、散热性好、色散平坦、高频传输损耗小、耦合匹配容易、与MEMS技术兼容等优势,因此折叠波导行波管较好地解决了太赫兹器件长期未能克服的大功率和宽频带的矛盾。研究结果表明,折叠波导行波管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段极具发展潜力的宽带大功率器件。它成为真空电子学太赫兹辐射源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太赫兹单段式单注折叠波导行波放大器的示意图。行波放大器通过输入信号端口101将输入信号RFin输入到行波高频结构107中,在高频结构内与电子枪阴极102产生的行波电子注105相互作用,被放大的太赫兹波RFout从输出端口104输出,作用后的电子注被收集极106收集。该结构是普通的行波管放大器,具有功率放大和频带展宽的特性。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THz波辐射源具有以下技术问题:
(1)折叠波导结构本身的耦合阻抗低,互作用效率不高,输出功率小,使其在超宽带雷达远距离探测、高分辨率成像雷达等应用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2)由于结构尺寸的限制,在太赫兹频段加工困难,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放大器的工作性能。因此加工技术限制了其大功率折叠波导行波放大器的实现。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模级联折叠波导行波放大器的双电子注太赫兹辐射源。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级联过模折叠波导行波放大器的双电子注太赫兹辐射源。该级联过模折叠波导行波放大器的双电子注太赫兹辐射源包括:第一段双电子注电子枪、第二段双电子注电子枪、第一段电子注收集极、第二段电子注收集极、磁场产生部件、第一段折叠波导高频结构、第二段折叠波导高频结构。其中:第一段双电子注电子枪,包括:第一段的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其中,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发射电子注在水平方向并列排布,传播方向相互平行。第二段双电子注电子枪,包括:第二段的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其中,第一阴极和第二阴极发射电子注在水平方向并列排布,传播方向相互平行。
第一段电子注收集极,设置于第一段双电子注电子枪的阴极的正对位置,第一段的双电子注阴极和第一段电子注收集极之间形成第一段注-波互作用区。第二段电子注收集极,设置于第二段双电子注电子枪的阴极的正对位置,第二段的双电子注阴极和第二段电子注收集极之间形成第二段段注-波互作用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7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控制设备
- 下一篇:制造具有预设计节段的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