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能耗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06387.7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8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丁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自贸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化学 沉淀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能耗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的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的不同,可将废水分为3类:高浓度氨氮废水(NH3-N>500mg/l),中等浓度氨氮废水(NH3-N:50-500mg/l),低浓度氨氮废水(NH3-N<50mg/l)。然而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对微生物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制约了生化法对其的处理应用和效果,同时会降低生化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从而导致处理出水难以达到要求。关键之一在于氨氮的去除,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物理法含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等处理技术;化学法含离子交换、氨吹脱、折点加氯、焚烧、化学沉淀、催化裂解、电渗析、电化学等处理技术;生物法含藻类养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术等处理技术。目前比较实用的方法有: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生物法以及化学沉淀法。
现有技术中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能耗高,设备投入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低能耗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的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能耗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的装置,包括投入箱、进料通道、进液管和吸收罐,所述进料通道一端与所述投入箱贯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液管贯通,所述吸收罐与所述进液管贯通,所述进液管的管口位于所述吸收罐的下部侧面;
所述吸收罐内具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吸收罐的中部,所述填料层的下方具有L型导流板,所述L型导流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填料层的下表面,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吸收罐内侧壁上;
所述吸收罐内具有多个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于所述吸收罐顶部,所述吸收罐上具有出气管。
进一步,所述进料通道为螺旋形,所述螺旋形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投入箱贯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液管贯通。
进一步,所述进液管内具有止回阀。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备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均低于其他的废水处理方式,能耗低,没有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投入箱;2-螺旋通道;3-进液管;4-止回阀;5-吸收罐;6-L-型导流板;7-填料层;8-喷淋头;9-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低能耗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的装置,包括投入箱1、进料通道、进液管3和吸收罐5,进料通道一端与投入箱1贯通,另一端与进液管3贯通,吸收罐5与进液管3贯通,进液管3的管口位于吸收罐5的下部侧面;
吸收罐5内具有填料层7,填料层7位于吸收罐5的中部,填料层7的下方具有L型导流板6,L型导流板6的一端固定于填料层7的下表面,另一端固定于吸收罐5内侧壁上;
吸收罐5内具有多个喷淋头8,喷淋头8固定于吸收罐5顶部,吸收罐5上具有出气管9。
进料通道为螺旋形,螺旋形通道2的一端与投入箱1贯通,另一端与进液管3贯通。
进液管3内具有止回阀4。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惠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63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门式起重机走行大车转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弹簧插销的起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