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电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06280.2 | 申请日: | 2015-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曹元成;刘继延;刘学清;程琦;邹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组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膜电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1,2,7,8-二环氧辛烷、N,N-二甲基乙酰胺和聚苯并咪唑在90℃-150℃下进行反应,所述1,2,7,8-二环氧辛烷与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比为1:1~:4:1,所述1,2,7,8-二环氧辛烷与所述聚苯并咪唑的质量比为1:5~1:20,得到交联聚苯并咪唑膜;
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所述交联聚苯并咪唑膜与离子交换液于30~50℃下进行离子交换,所述交联聚苯并咪唑膜与所述离子交换液的摩尔比为1:5~1:30,得到交联聚苯并咪唑阴离子膜;
将1,2,7,8-二环氧辛烷、N,N-二甲基乙酰胺和聚苯并咪唑在室温下混合,所述1,2,7,8-二环氧辛烷与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比为1:1~:4:1,所述1,2,7,8-二环氧辛烷与所述聚苯并咪唑的质量比为1:5~1:20,通过微波定向加热,得到聚苯并咪唑离子聚合物;
将所述聚苯并咪唑离子聚合物通过N,N-二甲基乙酰胺进行溶解并洗涤后进行提纯,得到离子聚合物;
将作为溶质的所述离子聚合物和催化剂与作为溶剂的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所述离子聚合物和所述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00~21:100,所述离子聚合物和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比为1:15,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在120℃下,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用氮气喷枪均匀涂布在碳纸上,得到涂层电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所述涂层电极进行掺杂处理,得到掺杂的电极复合物;
将所述掺杂的电极复合物与所述交联聚苯并咪唑阴离子膜进行压合,得到所述膜电极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并咪唑的制备方法包括:将4,4’-二苯醚二甲酸和3,3′,4,4′-二氨基联苯胺混合,所述4,4’-二苯醚二甲酸和所述3,3′,4,4′-二氨基联苯胺的摩尔比为1:1,得到第二混合液,将五氧化二磷溶解于甲基磺酸中,所述五氧化二磷与所述甲基磺酸的质量比为1:10,得到第三混合液,将所述第三混合液作为介质与所述第二混合液进行回流反应,所述回流反应的升温方式为阶梯式,得到分子量为20,000-40,000g/mol的聚苯并咪唑,并对所述聚苯并咪唑进行纯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反应的升温程序为先升温到130℃维持0.5h,再升温到140℃维持0.5h,然后再升温到150℃维持1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聚苯并咪唑进行纯化的方法包括:将所述聚苯并咪唑与丙酮混合,所述聚苯并咪唑与所述丙酮质量比1:10,得到沉淀,将所述沉淀干燥后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所述沉淀与所述N,N-二甲基乙酰胺的质量比为1:5,得到纯化的聚苯并咪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液为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或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的输出功率为1500w。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聚苯并咪唑离子聚合物进行提纯的方法包括:用去离子水洗涤所述聚苯并咪唑离子聚合物,用二甲基乙酰胺溶解所述聚苯并咪唑离子聚合物后再用水洗涤,所述二甲基乙酰胺与所述聚苯并咪唑离子聚合物溶解的质量比为1:10,得到纯净的离子聚合物聚苯并咪唑离子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掺杂的电极复合物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采用热压机将所述交联聚苯并咪唑阴离子膜和所述掺杂的电极复合物压合在一起,得到膜电极组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交联聚苯并咪唑阴离子膜和所述掺杂的电极复合物压合在一起的压力为三个大气压,温度为50℃,维持时间为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62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 LED驱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路灯远程综合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