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紧急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6250.1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2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王鑫;张高峰;王庆玉;张青青;李玉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模型 预测 控制 电压 紧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紧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负荷中心水平不断增长,远距离重负荷输电的局面将会日益突出,电力系统的运行越来越接近其稳定极限,虽然电网在规划时保留了一定的电压稳定裕度,但在遭受严重扰动时仍可能发生电压不稳定事故,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控制措施防止电压崩溃。
按照时间尺度和动态演化特征电压稳定可以分为短期电压稳定和中长期电压稳定。在中长期电压稳定问题的时间尺度下电力系统动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难以建立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全部动态行为,电压协调控制研究中采用的预测模型无法与实际系统运行状态完全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系统预测输出轨迹需要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滚动校正;另一方面在电压偏离其优化参考值较多时,控制决策需要分多步实施,避免单次控制决策量过大而加剧模型不匹配导致的控制效果偏差。
模型预测控制(modelpredictivecontrol,MPC)作为一种在线滚动的优化控制方法,能够满足上述要求,适用于动态特性变化和存在不确定因素的复杂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中长期电压控制研究,MPC方法的时域参数包括预测时域、控制时域、采样周期。它在预测时域内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求解控制时域内应施加的最优控制序列,并以采样周期为间隔反复重复上述优化过程。其计算时间和控制效果受时域参数的影响较大: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预测时域参数越小,计算速度越快,但可能会影响预测系统响应完整性,进而影响优化结果的有效性;预测时域参数越大,预测准确度越高,但计算时间会大幅增加。控制时域参数越小,单次优化求取的控制步数越少,相应计算时间越少,控制决策更加激进,但会加剧预测模型不匹配对控制决策有效性的负面影响,降低优化效率;控制时域参数越大,控制效果更加平滑,但计算时间也会随之增加。MPC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中长期电压控制问题,但国内外相关研究均缺乏对控制时域参数选择的量化分析,往往通过经验或枚举法进行确定;且MPC算法本身在优化过程中的时域参数恒定,无法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演化趋势自适应调整,以满足各优化阶段对控制决策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紧急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故障后预测系统轨迹与调压能力评估在线确定初始预测时域与控制时域参数,能够改善控制效果和计算时间,加快电压恢复和优化过程的收敛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紧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负荷预测模型根据故障后的控制初始时刻的故障电网实时数据,确定预测时域参数和评估目标节点,进一步得到评估目标节点电压对于备选控制的轨迹灵敏度;
步骤2:控制初始时刻与预测时域参数叠加,得到控制时域;初始化控制时域的采样频率,划分控制时域的控制步数;根据评估目标节点电压对于备选控制的轨迹灵敏度和相应控制步数下的极限调压能力指标,获取故障电网电压优化所需的最小控制步数;
步骤3:建立故障电网的电压协调控制模型并求解,得到控制时域内采样点处最优控制序列,并将最优控制序列中的第一步控制施加于故障电网;
步骤4:控制时域的结束时刻确定为控制初始时刻,求取在控制初始时刻的预测时域内的负荷节点电压的预测轨迹,并得到负荷节点电压对于备选控制的轨迹灵敏度;
步骤5:重复步骤2-4,直到负荷节点电压轨迹满足安全要求。
所述步骤1中,预测时域参数的确定方法为:
筛选首个负荷节点电压幅值跌落15%的仿真时间,并将该时间距离最近的采样周期整数倍值作为预测时域参数。
所述步骤1中,评估目标节点的确定依据为:
在控制初始时刻与预测时域参数叠加后的时刻,若负荷节点的预测电压幅值低于预设的评估目标节点电压阈值,则将负荷节点确定为评估目标节点。
所述步骤2中,获取故障电网电压优化所需的最小控制步数的过程为:
控制时域内的每一个控制步数,对应一个极限调压能力指标向量;若极限调压能力指标向量内的元素均大于预设的评估目标节点电压阈值,则此时对应的控制步数为故障电网电压优化所需的最小控制步数。
所述步骤2中,获得极限调压能力指标的过程为:
首先,将当前控制步数下的各个评估目标节点电压对于备选控制的轨迹灵敏度按照评估目标节点为行且备选控制为列的形式,构建当前控制步数下的轨迹灵敏度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62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