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电机嵌线转移工件的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5466.6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7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陆瑞芳;陆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电机 转移 工件 机械手 | ||
一种用于微电机嵌线转移工件的机械手,包括:机座;立柱,其紧固于机座;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固定部分和以固定部分为约束的可水平移动的部分,该固定部分约束于立柱;上下移动机构,包括固定部分和以固定部分为约束的可上下移动的部分,该固定部分约束于所述可水平移动的部分;抓手,其固定部分约束于所述可上下移动的移动部分。该机械手设置于加工设备的上方,可实现抓握工件水平和上下移动,从而免除现有技术需人工装入和卸下工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电机嵌线转移工件的机械手,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分类可属于B21D43/10。
背景技术
微电机嵌线已实现单机机械化,但现有技术的设备仍需人工装入和卸下工件,相当消耗操作者的体力,且不利于保护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比较合理的用于微电机嵌线转移工件的机械手,以免除现有技术需人工装入和卸下工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微电机嵌线转移工件的机械手,包括:
——机座;
——立柱,其紧固于机座;
——水平移动机构,包括固定部分和以固定部分为约束的可水平移动的部分,该固定部分约束于立柱;
——上下移动机构,包括固定部分和以固定部分为约束的可上下移动的部分,该固定部分约束于所述可水平移动的部分;
——抓手,其固定部分约束于所述可上下移动的移动部分。
该技术方案的机械手设置于加工设备的上方,即可实现抓握工件水平和上下移动,从而免除现有技术需人工装入和卸下工件的问题。
该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是:
a)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其固定部分为水平导轨;第1直线气缸的缸筒沿运动方向固定于该导轨,其活塞杆联接所述上下移动机构的固定部分,还设置有左限位传感器61和右限位传感器62,从而可推动上下移动机构沿水平导轨水平移动至限定位置;
b)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垂直布置的第2直线气缸,其缸筒联接第1直线气缸的活塞杆,其活塞杆联接所述抓手的固定部分,还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和下限位传感器,从而可移动所述抓手上下至限定位置;
c)所述抓手包括:
——位置修整机构,包括固定部分和以固定部分为依托的水平转动部分,该固定部分约束于所述第2直线气缸的活塞杆;
——张合机构,包括固定部分和与该固定部分铰链联接的钳爪,该固定部分耦合所述位置修整机构的水平转动部分。
该进一步设计采用气压传动,运动结构简单、稳定,位置修整结构可有效地消除运动不畅的问题。
该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具体设计之一是:
a)所述张合机构包括:
——固定支架,其顶端固定有垂直向上的导柱;
——第3直线气缸,其缸筒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其活塞杆朝上固定一水平桥架;
——左连杆、右连杆,二者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桥架的左端和右端连接为转动副;
——左钳爪、右钳爪,二者的下端为爪部,上端分别与所述左连杆、右连杆的下端连接为转动副;二者的中部分别与固定支架左下角、右下角连接为转动副;
——第1位置传感器、第2位置传感器,分别靠近左钳爪或右钳爪的张开位置和闭合位置;
b)所述位置修整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金羚排气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5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自由度气动串联机械手的关节控制器
- 下一篇:机器人的安全监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