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识别、业务处理以及生物特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1276.7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2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沈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Q20/3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 识别 业务 处理 以及 生物 特征 信息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身份识别、业务处理以及生物特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用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根据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的用户的标识信息,从生物特征信息库中查找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接收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查找到的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并根据判断结果识别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终端设备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增强生物识别技术的安全性,同时为后续启动服务器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奠定基础,也避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发送至服务器的过程中容易被非法窃取的风险,有效保证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识别、业务处理以及生物特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人类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和认证的一种新型识别技术。人类生物特征信息包括DNA信息、指纹信息、人脸信息、虹膜信息等,由于生物特征信息具备唯一性和不可复制等特点,使得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安全性、保密性、方便性等优点。
随着人们对生物识别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和认证的业务场景中,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在智能终端设备或穿戴式设备等终端设备上配备生物特征信息传感器,通过生物特征信息传感器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和认证。
以智能终端设备为例,当用户通过智能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发起支付业务时,首先,智能终端设备通过生物特征信息传感器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如指纹信息),其次,智能终端设备将采集到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携带的支付请求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响应智能终端设备发送的支付请求。
然而,在现有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由终端设备采集,并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通过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和验证,也就是说,假设终端设备发送给服务器的是一个非法的生物特征信息,这不仅增加了服务器的识别难度,而且也无法保证后续业务执行的安全性,进而影响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业务处理以及生物特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物识别技术中安全性比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用户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其中,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的用户的标识信息,从生物特征信息库中查找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库中包含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判断接收到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一致,并根据判断结果识别所述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处理请求,其中,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属性值和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从生物识别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的属性值,其中,所述生物识别数据库中包含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属性值;
所述服务器在确定接收到的所述业务处理请求中包含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属性值与查找到的所述用户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的属性值相同时,响应所述业务处理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1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