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染色焙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1022.5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华;耿卫红;郝彦磊;梅建忠;朱礼青;蔡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染色 焙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纱线染色焙烘装置。
背景技术
焙烘固色:使得含纤维素纤维纱线的连续轧染可以使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而且染色工艺中焙烘温度相对较低、焙烘方式简单,断纱少且操作工容易处理,因而特别适合纱线连续轧染的独特要求;其与汽蒸固色相比,使用助剂简单,省去食盐、尿素、元明粉等助剂,染料水解少、废水色度低,染色质量稳定、前后批差小。
参见公开号为CN101994220的中国专利:用于含纤维素纤维纱线的活性染料染色的设备,公开了一种焙烘装置,包括多个烘筒,烘筒可绕着其自身的转动轴转动,纱线从烘筒表面绕过。其中:烘筒包括烘筒外壁、烘筒内壁与烘筒侧壁,烘筒外壁、烘筒内壁与烘筒侧壁组成封闭的空腔,空腔内注有导热油,导热油经导油管与盛油箱相连。由此可见,该烘筒采用的是导热油的外循环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需要导热油量比较多、导热油利用不够充分、导热油热量易散失、各个烘筒左右两侧的油温不同、且上下进出口油温差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染色焙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纱线染色焙烘装置,包括烘筒支架、设置在所述的烘筒支架上能够绕自身转轴转动的多个烘筒,所述的烘筒具有封闭的空腔,所述的空腔内冲注有导热油、设置有为所述的导热油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每个所述的烘筒的导热油仅在该烘筒的空腔内进行循环。
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管、包覆在所述的电加热管外部的无缝导热管、设置在所述的无缝导热管外周面上的至少一片散热片,所述的无缝导热管将所述的电加热管与导热油相间隔。
所述的散热片从所述的无缝导热管外周面向外侧延伸。
所述的散热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的无缝导热管的外周面上。
每个所述的烘筒的空腔内设置有对所述的导热油温度进行监控的测温部件,所述的焙烘装置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所述的测温部件将测得该空腔内导热油的温度传输给所述的温度控制器,所述的温度控制器控制该空腔内的电加热管调整功率。
多个所述的烘筒共用一个所述的温度控制器或者每个所述的烘筒单独设置一个所述的温度控制器。
所述的烘筒具有烘筒外壁、烘筒内壁与烘筒侧壁,所述的烘筒外壁、烘筒内壁与烘筒侧壁围成封闭的空腔,纱线从所述的烘筒外壁表面绕过。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导热油的内循环,提高了导热油的利用率、有利于热量的维持,并且可以单独控制各个烘筒的温度,使焙烘的温度设置更加的灵活可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焙烘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烘筒的剖视示意图(主视);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烘筒的剖视示意图(侧视)。
其中:1、烘筒支架;2、烘筒;20、烘筒外壁;21、烘筒内壁;22、烘筒侧壁;23、空腔;3、导热油;40、电加热管;41、无缝导热管;42、散热片;5、测温部件;6、温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纱线染色焙烘装置,包括烘筒支架1、设置在烘筒支架1上能够绕自身转轴转动的多个烘筒2,多个烘筒2同步转动,待焙烘的纱线依次绕过这些烘筒2,完成纱线的焙烘。
如图2、3所示:烘筒2具有烘筒外壁20、烘筒内壁21与烘筒侧壁22,烘筒外壁20、烘筒内壁21与烘筒侧壁22围成封闭的空腔23,纱线从烘筒外壁20表面绕过。空腔23内冲注有导热油3,每个烘筒2内的导热油3仅在该烘筒2的空腔23内进行循环,也就是内循环,这样各个烘筒2内的导热油3循环都相互独立,导热油3利用率高、热量损失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10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