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别金华两头乌和杜洛克猪遗传背景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0405.0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6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治;黄菁;朱志伟;何水平;朱俭文;陈晓宇;于福先;贾若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义乌市华统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别 金华 两头 洛克 遗传 背景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能鉴别金华两头乌和杜洛克猪遗传背景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分别对两个猪种的10个无亲缘关系个体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筛选到一批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在两个猪种基因组序列中呈现完全不同的基因型。本发明涉及的分子标记可有效用于鉴别金华两头乌和杜洛克猪的遗传背景,从而提高猪新品种的选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批猪基因组上的分子标记,共计5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具体是一批能用于鉴别金华两头乌和杜洛克猪遗传背景的分子标记。
背景技术
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3大国外品种因其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报酬等生产性能较高,在目前养猪业中起主导地位。但引进主流猪种存在肉质不佳、繁殖率低、抗病抗逆性状不理想等弱点,如何在保持其高生长速度、高瘦肉率的前提下提升前述种质性能,成为国际猪育种界的主要研究课题。我国具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特别是我省的金华两头乌和嘉兴黑猪(太湖猪)因其具有肉质优、产仔率高的遗传特性,成为国际注目的宝贵猪育种素材。然而,地方品种的生长速度慢、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等性能远远低于外来品种,限制了其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如何综合地方猪种与外来品种的优点进行生产利用,成为养猪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育种依靠自然变异积累遗传多样性,依靠表型测定估计遗传性能,育种改进速度慢,花费巨大。要想进一步突破遗传进展瓶颈,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手段。分子遗传标记为畜禽的早期遗传评估、活体无法测定性状的遗传评估和遗传力低性状的遗传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已在畜禽育种先进国家的育种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显出巨大的优越性。
迄今为止,尚未将分子育种手段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种质创新的应用,申请人根据已有猪基因组序列,利用PCR-测序方法筛选出一批能鉴别金华两头乌和杜洛克猪遗传来源的分子标记。为后续开展分子标记辅助基因导入猪育种技术研究,将金华猪肉质和毛色调控基因定向导入杜洛克猪,创制优质特色新种质提供宝贵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发掘一批能够用于鉴别金华两头乌和杜洛克猪遗传来源的分子标记,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加快猪新品种选育进度。
本发明是52个在金华两头乌和杜洛克猪中呈现不同基因型的分子标记,能用于鉴别后代的遗传背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种,更有效率地引入金华两头乌血缘,从而加快新品种选育进度。分子标记由下述引物通过PCR扩增金华两头乌和杜洛克纯种猪耳组织DNA各10头,产物纯化后经测序筛选获得:
1)引物对名称,CHR1-0.6
正向引物:5’-TTTCTCTCTCCTCCCGTTGTCC-3’(SEQ ID NO:1)
反向引物:5’-GGATCTCGTCGTATCTGTCGTTGT-3’(SEQ ID NO:2)
2)引物对名称,CHR1-0.8
正向引物:5’-GGCAGGTATGTGAGGGAGTAAG-3’(SEQ ID NO:3)
反向引物:5’-CAACTGAAAGACAAGCAAGGGA-3’(SEQ ID NO:4)
3)引物对名称,CHR2-0.4
正向引物:5’-ATGACGCCAAGGACGCTATGAT-3’(SEQ ID NO:5)
反向引物:5’-GAGGGCAGTCTTGGACCTTGTG-3’(SEQ ID NO:6)
4)引物对名称,CHR2-0.8
正向引物:5’-GTCACCCCATCTCCCTCATCA-3’(SEQ ID NO: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义乌市华统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义乌市华统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04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