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试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00125.X | 申请日: | 2015-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斌;李晓军;周琳;张军锋;王飞跃;陈森强;张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工具试压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移动式试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井下工具进行室内试压检测过程中,通常是将需检测的井下工具放在室内的套管或是设计的圆筒内进行封闭打压,以检测井下工具是否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套管因其本身材质及壁厚,一般承压范围不超过70MPa。井下工具结构复杂,体积大,需要大型配套的圆筒或套管进行试压检测;如果设计专用的试验用圆筒或套管设备,则需要与被检测的工具尺寸相配套,造成成本较高,且试验对象受限,适用单一,其拆卸也极为不便,不能广泛应用。因此,现急需一种移动式试压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试压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目前对井下工具室内试压检测时存在的被检测工具因其结构复杂,需要大型的配套试压装置进行高压、低压不同压力状态下的检测,从而造成检测成本高,使用不便,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移动式试压装置,包括外筒、试压接头、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的中部均设有通孔,外筒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左端盖和右端盖内,在外筒的左端内侧和右端内侧均设有环槽,在环槽内固定安装有外端分别顶在左端盖内端和右端盖内端的密封装置,在外筒上径向密封固定安装有试压接头。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密封装置可包括密封挡圈和至少两个密封胶筒,在相邻密封胶筒之间固定有密封挡圈,在每个密封胶筒的外端均固定有密封挡圈。
上述密封装置可包括密封挡圈和两个密封胶筒,在相邻密封胶筒之间固定有密封挡圈,在每个密封胶筒的外端均固定有密封挡圈。
上述密封挡圈内侧可有凹状圆弧,密封胶筒的侧面上可设有位于凹状圆弧内的凸状圆弧。
上述外筒的左右两端内壁与密封装置之间可固定安装有加压挡环。
上述外筒上可设有外大内小的台阶孔,试压接头的中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台阶孔的大孔内,试压接头的内端与台阶孔的小孔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对装置内的密封胶筒的更换或泄压完成对不用的试压工具整体或者具体的一个部位进行试压。该装置不仅可以满足室内试压检测所需的高低压不同压力的需求,而且满足不同规格的井下工具不同部位的试压需求,拆卸方便,便于工作人员试压,更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筒,2为试压接头,3为左端盖,4为右端盖,5为加压挡环,6为密封胶筒,7为密封挡圈,8为密封圈,9为试压工具,10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移动式试压装置包括外筒1、试压接头2、左端盖3和右端盖4,左端盖3和右端盖4的中部均设有通孔10,外筒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左端盖3和右端盖4内,在外筒1的左端内侧和右端内侧均设有环槽,在环槽内固定安装有外端分别顶在左端盖3内端和右端盖4内端的密封装置,在外筒1上径向密封固定安装有试压接头2。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其通过对装置内的密封胶筒的更换或泄压完成对不用的试压工具整体或者具体的一个部位进行试压。该装置不仅可以满足室内试压检测所需的高低压不同压力的需求,而且满足不同规格的井下工具不同部位的试压需求,拆卸方便,便于工作人员试压,更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移动式试压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0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痛经的女儿红糖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益生菌纳豆汁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