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99957.4 | 申请日: | 2015-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张文娟;朱绘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电磁波生成模块,其用于产生第一电磁波;可见光生成模块,其能够在第一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可见光;其中,当可见光生成模块处于第一状态时,其配置为在第一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相应颜色的可见光。相较于现有的显示装置,本显示装置具有更高的穿透率,因此在提供相同亮度的情况下,该显示装置的整体功耗也就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成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辐射低、体积小以及能耗低等优点,其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而广泛地应用在平板电视、个人电脑以及移动显示面板等产品上。
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主要是基于薄膜晶体管的液晶显示器,即TFT-LCD,图1示出了这类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TFT-LCD中,光源101发出的可见光(通常为白光)射入导光板102,导光板102将光源101产生的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并通过其一表面输出给增亮膜103。增亮膜103输出的可见光先后经过下偏光片104、TFT阵列基板105、液晶层106以及彩膜基板107转换为所需要的颜色的可见光,并最终由上偏光片108向外输出。在现有的TFT-LCD中,在必要时,还需要在导光板102下增设反光板109,以提高射入增亮膜103的光线的亮度。
由于由导光板102射出的光线需要先后经过下偏光片104、TFT阵列基板105、液晶层106、彩膜基板107以及上偏光片108等多层结构,因此对于现有的TFT-LCD来说,其实际穿透率通常仅有4%左右。为了弥补穿透率过低的问题,现有的TFT-LCD通常是采用提高光源101的亮度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明显会增加光源101的耗电量,进而缩短整个显示装置的续航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TFT-LCD因穿透率过低而使得显示装置的续航时间缩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新的显示装置,其包括:
电磁波生成模块,其用于产生第一电磁波;
可见光生成模块,其能够在所述第一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可见光;
其中,当所述可见光生成模块处于第一状态时,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相应颜色的可见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可见光生成模块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电磁波能够直接通过所述可见光生成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电磁波吸收模块,其用于吸收未被所述所述可见光生成模块吸收的所述第一电磁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导光板,其用于将由其第一侧面输入的所述第一电磁波,从其第一表面输出给所述可见光生成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磁波生成模块包括紫外光发生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见光生成模块包括控制部、透光部以及快门,所述快门配置为在所述控制部的控制下遮挡或露出所述透光部,
其中,当所述快门遮挡所述透光部时,所述快门在所述第一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可见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快门包括涂覆有量子点材料的透光板,其能够在所述第一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相应颜色的可见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显示装置中,不同快门所涂覆的量子点材料的尺寸不全相同,以在所述第一电磁波的作用下产生不同颜色的可见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若干个快门构成一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中的快门所产生的可见光的颜色各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9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气化铁路车辆的电压互感器
- 下一篇:抗老化变压器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