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热型催化式转化器的焊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95675.7 | 申请日: | 2015-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梁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彭益群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催化 转化 焊接 结构 | ||
一种车辆的预热型催化式转化器(WCC)的焊接结构,所述焊接结构包括:连接到所述WCC的前锥的涡轮壳体的凸缘,所述WCC减少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形成在所述凸缘中的通孔,废气从所述通孔流过;以及延伸部,其在废气从所述通孔流过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延伸部形成在所述凸缘并与所述前锥面接触,其中所述前锥被焊接到所述延伸部以连接所述凸缘与所述前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热型催化式转化器(warm-up catalytic converter,WCC)的焊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WCC的焊接结构,其中WCC的前锥(front cone)焊接到涡轮壳体的凸缘。
背景技术
车辆的预热型催化式转化器(WCC)净化从车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其具有焊接到涡轮壳体的入口部(inlet portion)。
如图1和图3所示,涡轮壳体的凸缘101被焊接在WCC的前锥102及102’的入口部,使得从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排出的废气进入到WCC。
用于将前锥102和102’焊接到凸缘101的方法能够分为如图1和图2所示的内周焊接方法以及如图3和图4所示的外周焊接方法。
所述内周焊接方法通过将前锥102的入口部插入到凸缘101上形成的通孔中并在通孔内将前锥102焊接到凸缘101,来将前锥102固定到凸缘101。内周焊接方法在凸缘101与前锥10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隔G1狭窄从而焊接工具不能够进入所述间隔时使用。因此,排气系统能够被最小化。由于排气系统的小尺寸,提高了动态刚度(dynamic stiffness),改善了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VH:noise,vibration,and harness)并缩短了排气通道,由此催化剂在早期就能被活化。然而,由于焊接部103被直接暴露在高温废气中,收缩与膨胀应力会作用于凸缘101,这就导致了对抗热疲劳的耐久性的下降。
在外周焊接方法中,前锥102’的入口部被插入到凸缘101的通孔中,并在前锥102’的外周面与凸缘101相会处进行焊接。由于焊接部103形成于排气通道的外侧,外周焊接方法能够降低暴露温度并分散收缩与膨胀应力,但由于增加了排气通道以及前锥102’的尺寸导致催化剂容量降低和动态刚度以及NVH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WCC的焊接结构,其通过在凸缘与前锥的焊接部面接触的状态下将催化式转化器的前锥焊接到涡轮壳体的凸缘,能够分散焊接部的应力集中并且增加对抗热疲劳的耐久性。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WCC的焊接结构,其通过使前锥的内周中的前锥的焊接部的厚度比凸缘的主体的厚度薄,能够改善焊接性。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WCC的焊接结构,其由于前锥的焊接部形成在从凸缘延伸的部分的后部,而能够最小化在高温废气中的暴露。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能够通过下文的描述来理解,并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此外,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能够通过权利要求的装置及其组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车辆的预热型催化式转化器(WCC:warm-up catalyticconverter)的焊接结构,包括:连接到所述WCC的前锥的涡轮壳体的凸缘,所述WCC减少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形成在所述凸缘中的通孔,废气从所述通孔流过;以及延伸部,其在废气从所述通孔流过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延伸部形成在所述凸缘并与所述前锥面接触,其中所述前锥被焊接到所述延伸部以连接所述凸缘与所述前锥。
所述延伸部可以包括从所述通孔延伸并与所述前锥的内周面接触的内周延伸部。所述内周延伸部可以被焊接到所述前锥。
所述内周延伸部的端部可以被焊接到所述前锥的内周面。
所述前锥的外周面的端部可以被焊接到所述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5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