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4295.1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谭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熊娴,冯子玲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CAN总线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串行通信网络,CAN总线将汽车电子设备和汽车底盘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有效的连接了起来,通常CAN总线连接不止一个ECU。
现有技术中,CAN总线系统架构中的两个ECU之间只存在一条CAN路径,当该条CAN路径出现故障时,会造成ECU之间无法通信。因此,亟需提出一种与双冗余CAN总线通讯的控制器,以增强CAN总线抗失效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器,以增强CAN总线抗失效的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器,用于与第一CAN总线和第二CAN总线通讯,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对第一报文信息进行编码;其中,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包含多帧CAN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CAN总线和所述第二CAN总线;
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第二报文信息,同时从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按照判断所述预设判断规则判断所述第二报文信息是否正确;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选择规则,确定所应用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选择规则包括:若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错误,且从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错误,则应用默认 的报文数据,并同时监测所述第一CAN总线和所述第二CAN总线,直至监测到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正确的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和/或,监测到从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正确的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
如上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预设编码规则包括:使用所述CAN消息中的预设字节作为所述CAN消息的编码字节,所述CAN消息的编码由初始值逐帧增加至预设最大值。
如上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预设判断规则包括:根据预设数据范围判断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中的报文数据是否可信。
如上所述的控制器,其中,所述预设选择规则还包括:若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正确,则应用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中的报文数据;若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错误,从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正确,则应用从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中的报文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器,用于与第一CAN总线和第二CAN总线通讯,包括:编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对第一报文信息进行编码;其中,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包含多帧CAN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将编码后的所述第一报文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CAN总线和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第二报文信息,同时从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所述第二报文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按照判断所述预设判断规则判断所述第二报文信息是否正确;选择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选择规则,确定所应用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其中,所述预设选择规则包括:若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错误,且从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错误,则应用默认的报文数据,并同时监测所述第一CAN总线和所述第二CAN总线,直至监测到从所述第一CAN总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正确的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和/或,监测到从所述第二CAN总线接收到的所述第二报文信息正确的次数达到所述预设次数;从而实现了对双冗余CAN总线的应用,第一CAN总线和第二CAN总线互为冗余,增强了CAN总线抗失效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应用双冗余CAN总线的物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湘潭智联技术转移促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4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机器视觉监测装配到位状态的智能系统
- 下一篇:新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