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油调和油及其制备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4081.4 | 申请日: | 2015-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新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调和 及其 制备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油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油脂营养学者对各种脂肪酸在人体内的生理代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摄入各种脂肪酸的比例都提出了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质量比值是1:6:1,多不饱和脂肪酸中亚麻酸、亚油酸的质量比值是4:1的标准。我国居民长期消费的植物油中各种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常见植物油的SFA:MUFA:PUFA的比值范围是1:(10.9~7.9):(0.3~6.5),PUFA中亚麻酸、亚油酸的比值范围是(0.3~1.3):(0~1),其中没有一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比例是符合MUFA与PUFA的比例为6:1和PUFA中亚麻酸、亚油酸的比例为1:4的,尤其是普遍缺乏亚麻酸。
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调和油是根据原食用调和油国家行业标准生产的,它是以大宗食用油为基质油,加入另一种或一种以上具有功能特性的食用油调配而成。多选用成本较低的大豆或菜籽一级油为基质油,加入花生油、芝麻油等风味油来配制,这些调和油的各种脂肪酸比例,同样不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脂肪酸配比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茶油调和油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茶油的质量百分比≥50%,使茶油调和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和亚油酸比例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以满足人体健康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茶油调和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天然食用植物油所含脂肪酸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以人体膳食脂肪酸平衡为原理,将茶油与花生油、玉米油、猕猴桃籽油或其它植物油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经科学调配,改变脂肪酸组成,使食用茶油调和油脂肪酸组成SFA∶MUFA∶PUFA接近2∶4∶4的最佳比例,并达到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ω-3=3∶2的要求。它由以下原料和步骤组成,所述各原料的质量比例为:(1)精制茶油30%~50%,(2)花生油0~10%,(3)玉米油0~20%,(4)猕猴桃籽油10%~20%;所述的各步骤如下:A.测定原料油脂肪酸组成;B.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各种原料油添加比例;C.原料油混合:按比例加入调配容器内,在20~40℃的条件下,慢速搅拌20~30分钟,过滤,得本成品油;D.成品检验:对茶油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检验是否达标。
如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食用茶油调和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天然食用植物油所含脂肪酸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以人体膳食脂肪酸平衡为原理,将茶油与花生油、玉米油、猕猴桃籽油或其它植物油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经科学调配,改变脂肪酸组成,使食用茶油调和油脂肪酸组成SFA∶MUFA∶PUFA接近2∶4∶4的最佳比例,并达到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ω-3=3∶2的要求。它由以下原料和步骤组成,所述各原料的质量比例为:(1)精制茶油30%~50%,(2)花生油0~10%,(3)玉米油0~20%,(4)猕猴桃籽油10%~20%;所述的各步骤如下:A.测定原料油脂肪酸组成;B.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各种原料油添加比例;C.原料油混合:按比例加入调配容器内,在20~40℃的条件下,慢速搅拌20~30分钟,过滤,得本成品油;D.成品检验:对茶油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检验是否达标。
如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食用茶油调和油。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例1采用茶油和猕猴桃籽油为原料气相色谱法测定原料脂肪酸组成;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茶油和猕猴桃籽油的添加比例分别为80%和20%;原料油混合,按上述比例将原料油加入调配容器内,在30℃的条件下,慢速搅拌25分钟,过滤,得本成品油;成品检验,对茶油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检验是否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新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阳新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4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片状人造奶油成型机
- 下一篇:功能性山茶油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