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阴虚肠燥的痔疮用药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93056.4 | 申请日: | 2015-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2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萨慕(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9/02;A61K36/898;A61P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郝晓霞 |
| 地址: | 201413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阴虚 痔疮 用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阴虚肠燥的痔疮用药,包括栓塞体,栓塞体的两端设置有药囊,药囊内装有痔疮膏,其中,痔疮膏的药物活性组分按照重量单位配比为:肉苁蓉、麻油、火麻仁、大黄各40‑60g,附子、苏子、怀牛膝、车前子、木香、山棱、地榆、赤芍、熟地、泽泻各25‑40g,决明子、冬葵子、桑葚、黑芝麻、枸杞、白芨、花生衣各10‑20g,甘草10‑15g;栓塞体的中部渐细,栓塞体一侧的药囊的外部包裹有肛内给药头,栓塞体的另一侧的药囊内包裹有肛外给药头,肛内给药头、肛外给药头的壁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若干给药孔,给药孔与相应的药囊之间相连通,肛内给药头的前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展开翼,展开翼与药囊外壁之间设置有软塑料层。本发明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针对阴虚肠燥型痔疮,外用效果好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阴虚肠燥的痔疮用药。
背景技术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痔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可见的线叫肛管齿状线。在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改变或移位,被覆直肠黏膜,由于内括约肌收缩,肛垫以Y型沟分为左侧、右前侧、右后侧三块,因此内痔常见于左侧、右前侧及右后侧;在齿状线以下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相应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静脉丛的吻合,混合痔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时,称为环形痔,若被括约肌嵌顿,形成嵌顿性痔。古代对痔疮的内治多主张「清热解毒,凉血祛瘀。」宋朝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书》中说:「以一诸痔,各类不同……大半以凉血为主,徐徐取效。」元朝朱震亨主张「痔疮专以凉血为主」(《丹溪心法》)。刘元素谓:「当泻三焦,火热退,使金得气而反制木,木受制则五虫不生,痔有愈矣」(《河间医学.痔论》)。东垣、子和亦认为有火、有热。治疗上用凉血地黄汤、防风秦艽汤、止痛如神汤等,主以凉血清热,除湿化瘀。这些治法在临床中,疗效确切。但临床上有因风、湿、燥、热而病者;有气血两亏,脾、肺、肾虚而病者;有虚实夹杂者。所以在治疗上就应随证施治,既要扶正,又要祛邪。中医治疗痔疮乃强调辨证论治的原则,就是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症状选择合适的中药处方。中医对痔疮的治疗通常由具改善血液循环作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如:当归、红花)、具清炎作用的清热燥湿热中药(如:黄柏、黄芩)、具止血作用的中药(槐角、地榆)、具软化及润滑大便作用的中药(如:大黄、生地黄、麻子仁等)、具促进肠道蠕动作用的理气中药(如;枳实、厚朴)、及缓解疼痛的中药(如:芍药、甘草)所组成。这种万能方效果并非万能,若不对型,则收效甚微。
现代中医将痔疮致病因分为几个类型:如,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阴虚肠燥等,致病因不同则制法不同。阴虚肠燥型痔疮,患者:便血色鲜红,量少,大便干结难解,形体瘦弱或伴口咽干燥,潮热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润肠。现有技术中的汤剂方药:增液承气汤合润肠汤。方解:方中玄参、生地黄、麦门冬能滋阴增液,润燥滑肠;芒硝、大黄软坚润燥,泄热通下;桃仁、当归、火麻仁补血行瘀,润燥滑肠;生甘草清热解毒。但是口服效果慢。鉴于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针对阴虚肠燥型痔疮,外用效果好速度快的一种用于阴虚肠燥的痔疮用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配比简单,使用方便,针对阴虚肠燥型痔疮,外用效果好速度快的一种用于阴虚肠燥的痔疮用药。
为解决这种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阴虚肠燥的痔疮用药,包括栓塞体,栓塞体的两端设置有药囊,药囊内装有痔疮膏,其中,痔疮膏的药物活性组分按照重量单位配比为:肉苁蓉、麻油、火麻仁、大黄各40-60g,附子、苏子、怀牛膝、车前子、木香、山棱、地榆、赤芍、熟地、泽泻各25-40g,决明子、冬葵子、桑葚、黑芝麻、枸杞、白芨、花生衣各10-20g,甘草10-1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萨慕(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萨慕(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3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