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腔水循环加热铝合金油箱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93037.1 | 申请日: | 2015-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0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薛永昌;曹浩宇;王志军;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福马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43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循环 加热 铝合金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箱的设计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两腔水循环加热铝合金油箱。
背景技术:
汽车油箱的塑料油箱一般采用的是HDPE材料,重量轻且很坚固,缺点是不能烤漆,塑料做的油箱容易渗油,一般都要做性能试验,还有就是塑料油箱都要做强制认证。铁质油箱需要做油漆处理,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锈蚀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在北方地区,冬天平均气温在零下10-30摄氏度左右,普通油箱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一方面是因为高号柴油价格高,本身粘稠度又低,不耐烧,提升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地号柴油在低温下容易出现结腊现象,致使进入柴油发动机后难以雾化,造成柴油发动机排出黑岩和熄火现象,严重降低了柴油的利用率。相对而言,在寒冷的冬天加热低号柴油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比较实际可行。
传统的柴油加热方法为电加热法,用电加热管在油箱内部进行加热,容易产生电火花,存在安全隐患,且成本比较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腔水循环加热铝合金油箱,其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一种直管型水循环加热器,利用发动机冷却水来加热柴油,成本低廉,性能稳定,且油箱表面美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两腔水循环加热铝合金油箱,包括由两侧的封头和中部的筒体组成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内部左部和右部分别设有一个封闭隔板和一个流通隔板,封闭隔板将筒体分割为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流通隔板上设有若干穿孔,其中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中分别储存-35#柴油和0#柴油;油箱的左前侧壁上位于圆弧过渡处安装有进油口,油箱的第一储油腔的底部中间位置和第二储油腔的底部左侧中央位置位于圆弧过渡的最低点处均安装有一个排污总成;油箱位于第一储油腔的上部中间位置焊接有吸油口,吸油口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回油口通气孔接头,通气孔的上部安装有通气孔盖;油箱第二燃油腔中间位置在筒体的上部设有加热器安装接口,安装接口的内侧焊接有六个焊接圆螺母。
所述的两腔水循环加热铝合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口一半连接第一储油腔、另外一半连接第二储油腔,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共用进油口,连接第一燃油腔的加油口上安装有加油口堵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一种直管型水循环加热器,利用发动机冷却水来加热柴油,成本低廉,性能稳定,且油箱表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两腔水循环加热铝合金油箱,包括由两侧的封头1、方筒形的筒体2组成的油箱,筒体2的内部左侧设有全密封的密封隔板3,密封隔板3将油箱内部分为左侧较小的第一燃油储油腔201和右侧较大的第二燃油储油腔202,第一储油腔201内部用于储存-35#柴油,第二储油腔202内部用于储存0#柴油,筒体2的内部右侧设有带流通孔的流通隔板6,油箱的左前侧壁上位于圆弧过渡处安装有进油口4,油箱的第一储油腔201的底部中间位置和第二储油腔202的底部左侧中央位置位于圆弧过渡的最低点处均安装有一个排污总成5。
油箱位于第一储油腔201的上部中间位置焊接有吸油口7,吸油口7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回油口8通气孔接头9,通气孔9的上部安装有通气孔盖10。
油箱第二燃油腔202中间位置在筒体2的上部设有加热器安装接口11,安装接口11的内侧焊接有六个焊接圆螺母12。
进油口4一半连接第一储油腔201,另外一半连接第二储油腔202,第一储油腔201和第二储油腔202共用进油口4,但加油时油路又是独立的;连接第一燃油腔201的加油口上安装有加油口堵头13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福马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福马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3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