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苏丹草与高效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91761.0 | 申请日: | 2015-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5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玲;岳丹丹;巩涛;王继雯;解复红;甄静;李冠杰;刘莉;赵俊杰;陈国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苏丹 高效 微生物 联合 修复 污染 土壤 方法 | ||
1.一种利用苏丹草与高效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一、耐铬微生物的筛选
采集化工厂附近铬污染土样,采用多点随机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去除动植物残体,过筛后装入无菌袋低温保存带回实验室,进行耐铬微生物的分离;将铬污染土壤与灭菌水以重量比1︰9制成混悬液,然后再用混悬液10倍体积的灭菌水进行稀释,涂布于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28~32℃培养1~2天,挑取单菌落,平板划线法划线于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37℃恒温培养箱过夜培养,成纯化的单菌落;
取纯化的单菌落分别接种到Cr(VI)浓度为100mg/L、150mg/L、200mg/L、250mg/L的LB固体培养基平板上,28~32℃培养1~2天,筛选出最强的耐铬菌落,对其单菌落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进行纯化,得纯化菌株,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测定为芽孢杆菌CP-3,分类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并于2014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9990,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3号;
二、制备微生物修复菌剂
(1)种子液的制备
将芽孢杆菌CP-3用无菌牙签挑取于LB液体培养基中,37℃摇床上过夜培养,得芽孢杆菌CP-3种子液;
(2)微生物修复菌剂的制备
将芽孢杆菌CP-3种子液以发酵培养基体积的4%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35℃,160r/min摇床培养2天,得发酵液;将草炭土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将所得发酵液与草炭土按V:W为1:2混匀,室温风干,成微生物修复菌剂;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是由重量百分计的:葡萄糖1%,大豆蛋白胨3%,CuSO40.1%,KCl0.1%和余量为水,调pH7.0制成;
三、苏丹草-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
将微生物修复菌剂均匀撒播于土壤表层,翻耕土壤,深度为15-25cm,耙平,均匀撒入苏丹草种子,播种量为1.5—2kg/亩,上部覆盖土层,厚度1.5-2cm,均匀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种子发芽后,按苏丹草常规栽培管理,60天后即可使土壤中的含铬量降低72.9-88.7%,达到土壤环境要求标准,实现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苏丹草与高效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LB固体培养基为:蛋白胨1g、酵母提取物0.5g和氯化钠0.5g,加蒸馏水至100mL,调pH至7.2~7.4,成液体培养基,再加液体培养基重量1.5%~2.0%的琼脂,高压灭菌,成LB固体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苏丹草与高效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灭菌水是蒸馏水经灭菌后的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苏丹草与高效微生物联合修复铬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土壤为粘土、沙壤土、微酸性土壤或微碱性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17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