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环素诱导型人工MicroRNA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0643.8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1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人;刘宇辰;詹永豪;蔡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48/00;A61K31/71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向武桥 |
地址: | 5180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环素 诱导 人工 microrna 元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环素诱导型人工MicroRNA元件,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NO:1或SEQ NO:2所示。人工MicroRNA元件可以针对不同的膀胱癌细胞系的靶向基因,如β‑catenin基因,此时,序列如SEQ NO:1所示;也可以如HIF‑1α基因,此时,序列如SEQ NO:2所示。该人工元件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系中靶向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从而为治疗膀胱癌提供了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膀胱癌检测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被誉为20世纪十大科学发现之一,是由微RNA(microRNA)诱导的同源mRNA的降解过程,可使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基于微RNA的RNA干扰治疗可能会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但是,使用天然的微RNA容易出现靶基因有限、体内易降解、药效时间短、易引发干扰素反应等缺点。
人工microRNA是以天然microRNA前体短发夹结构为基本骨架,将天然microiRNA的功能序列替换为人工设计的靶向基因的反义序列,而得到的与天然microRNA具有相同结构、但与天然microRNA靶向序列完全无关的人工microRNA。人工microRNA通常由表达性载体经过转录和加工生成,其生成机制和作用途径与天然microRNA相同。相对于天然microRNA,人工microRNA具有表达成本低、干扰效率高、持续时间长和毒性低等优点。四环素开关系统基因表达系统是新近发展起来的高效、无毒、具有严密开关功能的基因表达系统,自推出以来,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基因治疗上。
随着合成生物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原理与技术的不断成熟,从而使开展高效的、定量可控的RNA干扰肿瘤治疗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人工MicroRNA元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环素诱导型人工MicroRNA元件,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NO:1或SEQ NO:2所示。
人工MicroRNA元件可以针对不同的膀胱癌细胞系的靶向基因,如β-catenin基因,此时,序列如SEQ NO:1所示;也可以如HIF-1α基因,此时,序列如SEQ NO:2所示。
一种所述的元件在制备抑制膀胱癌细胞系中β-catenin基因表达的试剂中的应用,所述核苷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
一种所述的元件在制备抑制膀胱癌细胞系中HIF-1α基因表达的试剂中的应用,所述核苷酸序列如SEQ NO:2所示。
靶向基因在膀胱癌细胞系中高表达,通过上述人工元件,可以有效抑制该靶向基因的表达。
一种所述的元件在制备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膀胱癌细胞为T24和5637。
一种所述的元件在制备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非治疗方法的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方法,用所述的元件转染所述膀胱癌细胞。
一种所述的元件在制备治疗膀胱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所述的元件在膀胱癌细胞中调控靶向基因表达的应用。
所述靶向基因是HIF-1α基因和β-catenin基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人工元件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系中靶向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从而为治疗膀胱癌提供了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四环素诱导型人工MicroRNA元件的构建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0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