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格栅结构体的絮凝浓缩装置、滤液回收槽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0459.3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3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朝志;郑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尼康(福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1/5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 结构 絮凝 浓缩 装置 滤液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格栅结构体的絮凝浓缩装置、以及一种带格栅结构体的滤液回收槽。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领域,絮凝混合槽的主要功能是让物料和絮凝剂充分混合,形成絮团,然后通过自流的方式将絮团流入诸如叠螺脱水机等固液分离装置进行浓缩脱水。絮凝混合槽只是让絮团形成,然后没有经过任何的浓缩直接流入固液分离装置,因此固液分离的效率低,含水率偏高。
现有技术通常是絮凝混合槽搅拌后形成的絮团直接流入固液分离装置,在自流过程中,由于物料一直在持续的进入,而且搅拌也一直在持续的运行,由于絮凝的时间也短,所以,难免会有一些还未絮凝好的物料也会混入本体,导致固液分离装置的跑料现象。絮凝混合槽多采用搅拌的方式保持絮团不沉淀,然后通过溢流的方式流入固液分离装置,这种固液分离完全靠物料的重力和搅拌轴本身的推力来实现,由于挤压力有限,导致含水率降不下来,而且本身搅拌轴由于推力较弱也容易导致推进速度过缓或出现固液分离装置内部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带格栅结构体的絮凝浓缩装置,降低了物料的含水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带格栅结构体的滤液回收槽,使滤液更清澈。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之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带格栅结构体的絮凝浓缩装置,包括絮凝混合槽,所述絮凝混合槽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絮凝混合槽的槽壁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上清液溢流口,所述上清液溢流口处设置有格栅结构体;
所述格栅结构体,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滤缝、多个栅条,所述每个滤缝中设置一个所述栅条,所述滤缝与所述栅条之间具有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滤缝位于一固定式栅板上,所述固定式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槽内上清液溢流口处,所述栅条通过一传动杆、一偏心装置连接到所述搅拌装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的偏心装置带动所述传动杆,使得所述栅条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滤缝位于一固定式栅板上,所述固定式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絮凝混合槽内上清液溢流口处,所述栅条通过一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进而使得所述栅条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混合槽内设置一隔板将其分为絮凝反应区、浓缩沉降区;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絮凝混合槽的高度;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絮凝反应区内;所述上清液溢流口位于所述浓缩沉降区的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沉降区的底部为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沉降区内与所述隔板相对的位置设置一斜板,使得絮团沉降至所述浓缩沉降区的锥形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沉降区的锥形底部连接一污泥泵,将浓缩的污泥送出。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之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
带格栅结构体的滤液回收槽,所述滤液回收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格栅结构体;所述格栅结构体,包括多个并排排列的滤缝、多个栅条,所述每个滤缝中设置一个所述栅条,所述滤缝与所述栅条之间具有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滤缝位于一固定式栅板上,所述固定式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滤液回收槽的槽壁上,所述栅条通过一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进而使得所述栅条活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絮凝槽槽体加大或另制浓缩槽,增长了絮凝反应的时间,使絮团形成的效果更好,又避免了未絮凝的物料对絮凝好的物料的干扰。2、能够实现物料的预浓缩,通过简单的沉降迅速提高污泥的浓度,为后续的固液分离处理提供更成熟的条件。3、根据物料的特性,有选择的使用自流或有压力的泵对固液分离装置进行施压,在保证滤液干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分离后物料的处理量,以及降低物料的含水率。4、在格栅结构体的作用下,滤液中的剩余絮团与杂质将会被截留,使得滤液更清澈。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固定式栅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栅条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一种带格栅结构体的絮凝浓缩装置,包括絮凝混合槽1,所述絮凝混合槽1内设有搅拌装置2,所述絮凝混合槽1的相对的两个槽壁上分别设有上清液溢流口3,所述上清液液溢流口3处设置有格栅结构体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尼康(福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尼康(福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0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