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氰废气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87800.X | 申请日: | 2015-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曾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源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氰废气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多学科、多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十分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实际应用的所有纤维产品中,碳纤维具有最高的比模量和比强度,特别是在2000℃以上高温惰性条件下,更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这点是其他结构材料根本无法比拟的。但是在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原丝预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氰废气,而氰化氢是剧毒污染物,所以含氰化氢废气的处理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氰废气处理方法,先利用吸收液对含氰废气进行吸收,再经电子加速器对吸收后的吸收液辐照处理,确保含氰废气和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氰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氰废气经鼓风机输入第一级吸收塔,将配好的次氯酸钠吸收液由塔顶向塔底循环喷淋,含氰废气由塔底向塔顶与吸收液接触,废气中含有的HCN传质到液相与NaClO吸收液发生氧化反应,液气比达到6~8,其中,第一级吸收塔的PH控制在11以上;
(2)将步骤(1)中经第一级吸收塔吸收后的含氰废气经鼓风机输入第二级吸收塔,将配好的次氯酸钠吸收液由塔顶向塔底循环喷淋,含氰废气由塔底向塔顶与吸收液接触,废气中剩余的HCN传质到液相与NaClO吸收液发生氧化反应,第二级吸收塔pH控制在8~9,液气比达到3~4;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与含氰废气反应后的吸收液经水泵输入石英砂过滤罐,过滤该吸收液中的固体颗粒等杂质,然后经水泵输入调节池,调节该吸收液的pH以及氰化物的初始浓度,接着与来自高浓度臭氧水一体机产生的臭氧水混合,再经过静态混合器,使该吸收液与臭氧水进行充分混匀,混合后的液体最后进入自屏蔽电子加速器进行辐照处理,电子加速器产生高能电子,当其照射在水中时,能使水分子分解产生具有高活性的离子和自由基,这些具有高活性的粒子与废水中的CN-反应,CN-首先被氧化成CNO-,然后CNO-再分解成氨氮。
进一步,第一级吸收塔和第二级吸收塔内均装有拉西环填料,填料阻力1200Pa。
进一步,第一级吸收塔和第二级吸收塔中HCN与次氯酸钠投加量(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2.3和1:2。
进一步,吸收产生的含氰废水采用电子束加速器进行辐照处理时,废水经过喷嘴以薄膜的形式喷出,形成截面为2×100mm的矩形,喷嘴处水流速度为1.4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将含氰废气中HCN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还可对含氰废气吸收液进行处理,使得废液中氰化物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0.5mg/L),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含氰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氰废气经鼓风机输入第一级吸收塔,将配好的次氯酸钠吸收液由塔顶向塔底循环喷淋,含氰废气由塔底向塔顶与吸收液接触,废气中含有的HCN传质到液相与NaClO吸收液发生氧化反应,液气比达到6~8,其中,第一级吸收塔的PH控制为11,第一级吸收塔内装有拉西环填料,填料阻力1200Pa,第一级吸收塔中HCN与次氯酸钠投加量(物质的量)之比为1:2.3,第一级吸收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如下所示:
HCN+NaOH→NaCN+H2O
NaCN+NaClO→NaCNO+NaCl;
(2)将步骤(1)中经第一级吸收塔吸收后的含氰废气经鼓风机输入第二级吸收塔,将配好的次氯酸钠吸收液由塔顶向塔底循环喷淋,含氰废气由塔底向塔顶与吸收液接触,废气中剩余的HCN传质到液相与NaClO吸收液发生氧化反应,第二级吸收塔pH控制在8~9,液气比达到3~4,第一级吸收塔内装有拉西环填料,填料阻力1200Pa,第二级吸收塔中HCN与次氯酸钠投加量(物质的量)之比为1:2,第二级吸收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如下所示:
2NaCNO+3NaClO+H2O→2CO2+N2+2NaOH+3NaCl
以七天为间隔时间,定时测量第一级吸收塔出口和第一级吸收塔出口处的HCN浓度,测得数据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源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源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7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