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铝合金表面制备纳米孔洞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87702.6 | 申请日: | 2015-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况金权;王田军;何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县东明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1/08 | 分类号: | C23F1/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童海霓;刘彦 |
| 地址: | 51612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铝合金 表面 制备 纳米 孔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表面处理装置,更具体来说,尤其涉及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形成纳米孔洞的装置,应用于铝合金与热塑性树脂一体化而形成的铝合金树脂复合体的制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的日益迅猛,人工电子智能产品的大面积普及。在汽车,家用电器制品,工业机器,电子3C产品领域的多样化。此类领域的需求也大踏步提高,在各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中,其精密和技术等要求也相应提高,且要求金属和树脂的一体化成型技术也随之增加,而传统的金属与塑胶结合成型技术采用粘合剂在常温或加热的环境将金属和树脂结合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金属树脂结合体由于结合力差,应用受到限制,无法满足产品的结构强度要求,且此类采用粘合剂取得的金属树脂结合体,耐酸耐碱性能差,无法进行阳极氧化等化学表面处理。一直以来,人们在不断的研究高强度,高结合力的金属与树脂结合体的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研究提出了纳米加工处理技术,纳米加工处理技术(NMT)就是金属与塑胶一体化结合技术,其通过将金属表面纳米化处理,让塑胶直接在金属表面上射出成型,使金属与塑胶可以一体化成型。对于金属与塑胶的有效结合,纳米成型技术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方法,并能取代目前常用的嵌入射出或锌铝、镁铝压铸件,可以提供一种具有价格竞争、高性能的金塑一体化产品。与胶合技术相比,NMT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减少产品的整体重量、强度优异、加工效率高等。NMT技术应用范围涵盖车辆、工T设备及3C产品,可以让产品朝更轻薄、更微型的方向发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知道药水配方、树脂配方、制备工艺和设备是铝合金与树脂组合物的一体化成型技术的关键。现有的有公开了铝合金与树脂组合物的一体化成型技术,如专利(CN1492804A)、(CN1717323A)、(CN101341023A)、(CN103286996A),都提出了一种金属和树脂组合物的一体化成型技术,但都只是涉及到了处理药水配方、树脂配方和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铝合金与树脂组合物的一体化成型技术提供一种专业的铝合金表面制备纳米孔洞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槽液均匀,药剂成分稳定,槽液温度变化范围小的优点,使得在铝合金表面形成的立体纳米孔洞分布均匀,结构规则,孔径大小稳定,进而提高树脂和铝合金的结合力,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铝合金表面制备纳米孔洞的装置,包括盛装用于处理铝合金的处理液的浸渍槽,还包括处理液在线自动注药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液在线自动注药系统包括通向浸渍槽内的纯水进水管,还包括槽液成分控制器,所述槽液成分控制器连接pH值测试仪及药剂补加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浸渍槽通过管道循环系统连接一副槽,副槽内设有处理液温度在线自动调节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液温度在线自动调节系统包括温度测试仪,温度测试仪连接智能温度控制器,智能温度控制器通过控制槽液加温元件及槽液冷却元件来调节副槽内处理液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副槽内还设有液体搅拌器。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循环系统包括副槽和浸渍槽之间设置的将处理液由浸渍槽泵入副槽的第一水泵及其连接的第一回流管,以及用于使处理液由副槽流入浸渍槽的第二水泵及其连接的第二回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浸渍槽设有处理液搅动机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液搅动机构包括通入浸渍槽底部的压缩空气进气管,压缩空气进气管设有压缩空气净化器,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为多孔管。
再进一步的,多孔管的孔径为0.1mm~3.0mm,孔的密度为5~200个/m。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盛装用于处理铝合金的处理液的浸渍槽设有处理液在线自动注药系统,浸渍槽通过管道循环系统连接一设有处理液温度在线自动调节系统的副槽,浸渍槽和副槽内都设有用于使处理液成分更均匀的搅动机构或液体搅拌器,因此本发明是一种专业的铝合金表面制备纳米孔洞的装置,该装置具有槽液均匀,药剂成分稳定,槽液温度变化范围小的优点,使得在铝合金表面形成的立体纳米孔洞分布均匀,结构规则,孔径大小稳定,进而提高树脂和铝合金的结合力,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县东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博罗县东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7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离子源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