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86280.0 | 申请日: | 2015-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蒋国平;肖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江夏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骨料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按重量百分数计为:水泥15-20%、水5-15%、第三混合添加剂15-25%、粗骨料38%-63%、含改性木纤维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增韧乳液0.3-1%、十二烷基硫酸钠0.1-0.5%、葡萄糖酸钠0.1-0.5%、水玻璃0.1-0.5%、聚丙烯酸酯0.5-1%,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粗骨料为废旧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或废旧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混合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钢渣经破碎、筛分、磁选、风选分级后得到钢渣粉,再将钢渣粉、熟石膏、砂石用球磨机粉磨到400-480m2/kg,得到第一混合物;
2)将粉煤灰、砂浆塑化粉以及矿粉磨成平均粒径为4.0-6.6μm的粉末,得到第二混合物;
3)将第一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合得到所述第三混合添加剂;
其所用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为:钢渣12-18%、熟石膏8-15%、砂石10-15%,粉煤灰15-25%、砂浆塑化粉10-15%、余量为矿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木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活化处理后的木粉加入到含有偶联剂的水溶液中,搅拌0.4h后加热到60-62℃,再搅拌5-8h后过滤,所得木粉置于工业离心机中,500r/min离心15min后取出;
2)将处理后的木粉在50-55℃下真空干燥24h后,冷却到20-28℃,然后将木粉和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装入高速混合机中,300r/min转动混合1-2h后加热至80-100℃,再在400-450r/min下混合10-15min后,冷却到45℃,放料,得到初混料;
3)将初混料装入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60-170℃、50-60r/min下混炼0.5h后挤出;
4)将所得混炼料进行粉碎,得到粒度为50-70目的改性木纤维;
所述活化处理是将干燥的木粉添加到高速混合机中,80-90℃下进行搅拌,并分两次加入木粉重量2%的铝酸酯偶联剂,两次加入时间间隔3-4min,加入后再搅拌5-6min;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改性木纤维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增韧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酯多元醇于30min内加热到90-110℃;
2)然后将聚酯多元醇降温至45℃后,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再升温到70℃,反应3h后冷却至室温;
3)再加入三羟甲基丙烷和2,3-丁二醇,振荡搅拌均匀,然后与环氧树脂、三苯基膦一起加入到正丁醇中;
4)在搅拌的同时于0.6h内升温至75℃,并在75℃下继续搅拌1h后冷却至25-30℃,用氨水调节乳液的pH值至8;
5)25-30℃下将改性木纤维加入到步骤4)所得乳液中,并在25℃继续搅拌1h,得到所述含改性木纤维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增韧乳液;
所述氨水为含氨质量分数为25-28%的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将含改性木纤维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增韧乳液与第三混合添加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葡萄糖酸钠、水玻璃、聚丙烯酸酯、水泥、粗骨料、水按比例混合,搅拌20-30min后进行振捣、浇注、标准养护,得到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江夏学院,未经福建江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62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被动驱动器联合驱动的外骨骼式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不粘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