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紧凑型供热设备的结构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6200.1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6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拉尔斯·汉尼巴尔森;J·霍尔德;O·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郑泰强 |
地址: | 丹麦比耶***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紧凑型 供热 设备 结构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紧凑型供热设备的结构单元,该紧凑型供热设备具有两个能由共同的循环泵加载的供热回路,该结构单元具有用于将一个和/或另一个供热回路连接到循环泵的供应回路的转换阀。转换阀具有枢转杆,在枢转杆的一个端部上接合有阻断体,并在另一个端部(8)上接合有驱动器(19)。该驱动器在结构单元中具有用于常规运行的工作位置以及安装位置,在该安装位置上,驱动器(19)可以被安装在结构单元中和被拆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紧凑型供热设备的结构单元。
背景技术
这种用于紧凑型供热设备的结构单元包括很多根据现有技术的结构设计。目前,为了能够低成本且节省空间地安装紧凑型供热设备而采用由合成材料注塑构件构成的这样的结构单元。这种紧凑型供热设备通常具有两个供热回路,一个用于房屋供暖,一个用于非饮用水加热,这两个供热回路都通过共同的初级热交换器供热。被引入循环中的载热介质在吸入侧或压力侧通过循环泵进行输送,在此,用于房屋供暖的供热回路总是被闭合,并且仅在非饮用水移除时才转换供热回路。
根据现有技术对此需要安装电动转换阀,该转换阀具有枢转杆,在该枢转杆的一端部上设有阻断体,该阻断体伸入结构单元的内部并关闭或打开一个或另一个供热回路;在枢转杆的另一端部上接合有用于操纵枢转杆的驱动器。通常使用具有后置连接的螺杆传动装置的电动机作为驱动器,其将电机的转动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该线性运动使枢转杆的向外伸出的端部相应地运动,并通过这种方式控制阀门。这样的结构单元例如可由专利文献EP2397777A1获知。
这种电动的阀门控制在实践中已被最好地证明,因为不论电机还是传动装置发生故障,驱动单元都可以作为整体被更换,而不需要去更换相对于载热介质必须被密封的部件。
但是这样做的某种缺点在于,为了更换驱动单元,必须在结构单元的内部保留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或者为了能够进行替换,供热设备的内部不能用于其他的方面。在松开固定支架之后,驱动单元只能沿电机的轴向方向或线性驱动的运动方向被移除。虽然原则上也可以与枢转杆一起沿横向方向被拆除,但是这需要打开结构单元,有鉴于这样做会使载热介质溢出,因此会付出极高的成本,并且只能在阀门中存在缺陷时进行。
发明内容
基于该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如下地构造一种这样类型的结构单元:一方面能够迅速、简单地组装和拆卸用于操纵枢转杆的驱动器,但另一方面还能将其尽可能紧凑和尽可能不占自由空间地集成在结构单元中或紧凑型供热设备中。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紧凑型供热设备的结构单元来实现,该紧凑型供热设备具有两个能由共同的循环泵加载的供热回路,所述结构单元具有用于将一个和/或另一个供热回路连接到循环泵的供应回路的转换阀,其中,所述转换阀具有枢转杆,在所述枢转杆的一个端部上接合有阻断体,并在其另一个端部上接合有用于操纵所述枢转杆的驱动器。其中,所述驱动器在所述结构单元中具有用于常规运行的工作位置,并在所述结构单元中设有用于所述驱动器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安装位置上,驱动器或其至少一部分能够被安装在所述结构单元中和被拆下,其中,所述驱动器在所述结构单元的内部被可枢转地设置在工作位置和安装位置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单元被确定用于具有两个由共同的循环泵加载的供热回路的紧凑型供热设备,并具有用于将一个和/或另一个供热回路连接到循环泵的供应回路的转换阀,转换阀具有枢转杆,在枢转杆的一个端部上接合有阻断体,并在其另一个端部上接合有用于操纵枢转杆的驱动器。根据本发明,驱动器在结构单元中具有用于常规运行的工作位置。此外,在结构单元中设有用于驱动器的安装位置,驱动器或其至少一部分可以在该安装位置上被安装在结构单元中或被拆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未经格兰富控股联合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6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