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可持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84884.1 申请日: 2015-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5127174B 公开(公告)日: 2018-11-06
发明(设计)人: 吴军;李俊;韩诚;张艺;王敏;邵川;张浩然;刘佳诘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9B1/00 分类号: B09B1/00;B09B3/00;B09B5/00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蒋海军
地址: 21009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循环 可持续 生活 垃圾 填埋场 及其 处理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循环可持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方法,其步骤为:

第一步、构建一种循环可持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所述生活垃圾填埋场包括四个处理单元,分别为1#单元、2#单元、3#单元和4#单元;并构建1#单元,1#单元从底部到顶层依次为防渗衬层、碎石层(1)、垃圾层(2)和腐殖层(3);所述1#单元的腐殖层(3)之上依次设置碎石层(1)、垃圾层(2)和腐殖层(3),依次顺序循环,1#单元总高度不超过10m;在1#单元中设置竖直向上的中心管通气系统;在1#单元的顶层腐殖层(3)上覆盖HDPE土工膜,所述的2#单元、3#单元和4#单元同1#单元,各单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处于填埋、稳定、开采阶段,交替使用;在1#单元侧面边坡每隔10~20m水平距离在对应碎石层(1)内设置通风侧管,所述通风侧管顶部连通大气,所述的通风侧管采用穿孔管方式与对应碎石层(1)连通,进风口设置阀门,所述的通气系统的中心管通过碎石层(1)与通风侧管相通,所述中心管顶端管道上设有离心风机(10)和湿式流量计(5);确保通风侧管所有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步、调节池通过出水管回收1#单元底部的碎石层(1)内收集的渗滤液,输送到二相厌氧处理装置(11)处理;

第三步、通过在底层和顶层的垃圾层(2)中分别设置的湿度传感器(6)监测垃圾层(2)中含水率的变化,当含水率低于75%时,开启回灌泵(9),将经二相厌氧处理装置(11)处理后的渗滤液出水回灌到填埋单元顶部的碎石层(1)内,水力负荷为0.1 m3/(d‧m2) ;当含水率高于90%时停止回灌;

第四步、当湿式流量计(5)测定的周产气量降到最高周产气量的10%时,将填埋单元由厌氧稳定阶段转换到好氧稳定阶段;

第五步、在好氧稳定阶段,调整渗滤液的回灌量,避免其阻碍氧气的扩散;利用填埋单元中设置的通气系统,开启通风侧管上的阀门以及所述中心管上的离心风机(10);

第六步、当垃圾的AT4≤5 mgO2/g(干基)或GB21≤20 NL/kg(干基)时,关闭通风侧管上的阀门以及所述中心管上的离心风机(10),好氧稳定阶段结束;

第七步、对1#单元内达到第六步中稳定化指标的垃圾进行开采;

第八步、在所述填埋场构建的第一年里,按照第一步构建1#单元;

第九步、构建好1#单元后,在第二年里,1#单元执行第二至第六步,进入稳定化阶段,同时按照第一步的方法构建2#单元;

第十步、在第三年里,1#单元按照第七步进行开采,2#单元封场,执行第二至第六步,进入稳定化阶段,同时按照第一步的方法构建3#单元;

第十一步、在第四年里,1#单元继续开采并修复受污染的防渗衬层,为新一轮次的填埋作业做好准备,2#单元按照第七步进行开采,3#单元封场,执行第二至第六步,进入稳定化阶段,同时按照第一步的方法构建4#单元;

第十二步、在第五年里, 2#单元继续开采并修复受污染的防渗衬层,为新一轮次的填埋作业做好准备,3#单元按照第七步进行开采,4#单元封场,执行第二至第六步,进入稳定化阶段,同时按照第一步的方法再次构建1#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可持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开采出来的垃圾利用组合分选技术和设备进行分选后,实现分类资源化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可持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填埋单元底部的碎石层(1)中设出水管,在填埋单元顶部的碎石层(1)中设进水管,垃圾渗滤液通过所述的填埋单元出水管以重力或压力方式进入二相厌氧处理装置(11)进水口,经过所述的二相厌氧处理装置(11)厌氧预处理后通过回灌泵(9)以压力方式进入所述填埋单元进水管,实现回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可持续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管通气系统与碎石层(1)接触部分装有套管,中心管在套管内,套管上部与中心管热熔连接,下部与中心管无连接,类似于保护罩,便于气体传输的同时防止渗滤液进入中心管,所述套管内的中心管部分开设直径为2.0~10.0mm的孔,作为通气的孔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南京柯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48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