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容二极管管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83857.2 | 申请日: | 2015-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物金佰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93 | 分类号: | H01L29/93;H01L21/329;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容二极管 管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变容二极管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上具有两层钝化层,第一钝化层位于PN结与银台电极之间,但不完全阻隔PN结与银台电极的接触,第二钝化层覆盖在所述管芯的最上层;所述第一钝化层由下到上依次包括SiO2层、第一PSG层和Si3N4层,其各层之间的厚度比依次为2:3:2;所述第二钝化层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二PSG层和SiO2层,其各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1;所述第一PSG层中掺磷组分的质量分数为2%;所述第二PSG层中掺磷组分的质量分数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二极管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PN结由外延层、磷扩散层和硼扩散层组成,所述磷扩散层和硼扩散层位于所述外延层的井结构内,其中磷扩散层位于井结构底部,硼扩散层位于磷扩散层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容二极管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层与外延层上表面之间具有氧化层,所述硼扩散层上表面与外延层上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容二极管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层下方依次具有衬底N+层和背面银电极层。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容二极管管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硅外延片,所述硅外延片包括外延层和衬底N+;
(2)对硅外延片进行氧化制造出氧化层;
(3)一次光刻,去除一次光刻胶,在氧化层上的部分区域形成磷注入窗口;
(4)将磷通过磷注入窗口注入到外延层上形成磷有源区;
(5)磷有源区内的磷扩散形成符合电容要求的磷扩散层;
(6)再通过磷注入窗口向磷扩散层上部注入硼,并形成硼有源区;
(7)硼有源区内的硼扩散达到满足电容要求的结深度时形成硼扩散层;
(8)采用一次PECVD工艺在硼扩散层及其余氧化层之上生成第一钝化层;
(9)二次光刻第一钝化层,去除二次光刻胶,在磷注入窗口上方形成电极接触窗口;
(10)在电极接触窗口上方蒸发形成薄银层;
(11)三次光刻,露出电极接触窗口处的薄银层;
(12)在电极接触窗口处电镀形成银台电极;
(13)去除三次光刻胶,腐蚀掉银台电极周围的薄银层;
(14)采用二次PECVD工艺在银台电极及其余第一钝化层之上生成第二钝化层;
(15)对衬底N+上不具有外延层一面进行减薄处理形成衬底N+层;
(16)在衬底N+层减薄面上蒸发形成背面银电极层;
(17)划片切分形成单个管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容二极管管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中的三次光刻均采用高粘度光刻胶光刻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物金佰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物金佰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38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