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罐装即食营养枣糊的加工制作方法及枣糊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3494.2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6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勇;孟春雨;陈洁;曾茂茂;秦昉;王林祥;陶冠军;张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扬州江大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章陆一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装 即食 营养 加工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罐装即食营养枣糊的加工制作方法及枣糊,其中,制作方法包括,糖溶液的制备、物料的磨浆、玉米油的添加以及翻炒灌装。本发明产品在制作加工过程中保留了枣肉中大部分营养成分,具有枣独特香味,添加的大米、燕麦、小米、薏米、白糯米、玉米油、白砂糖等原料为人体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又增加了膳食纤维含量,使产品具有补血养颜、促进消化的功效,能够满足人体营养健康需求;另外,本发明产品口感细腻,食用方便,即可冷食也可热食,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罐装即食营养枣糊的加工制作方法及枣糊。
背景技术
枣中含有枣多糖、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C、微量元素等物质,同时含有多种有机酸和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研究证明,枣中丰富的枣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抗补体活性及免疫学活性等,具有清除自由基和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能力。枣中的柚质、苯甲醛糖苷、黄酮-双-葡萄糖苷等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具有镇静安神、降压、抗惊厥等功效。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为色原烷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并可根据中间吡喃环的不同氧化水平和两侧A、B环上连接的各种取代基,而分为不同的黄酮类型。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的工艺较为成熟,但原料奇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许多有益的生理效应与药理作用,枣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且经济性好,自从降压药芦丁发现以来,它在药物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及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它还有较强的抗癌防癌作用,一般通过以下3种途径实现:①对抗自由基;②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③对抗致癌促癌因子。潘永保等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癌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分裂周期各时象DNA变化显示,此物质可使S期细胞明显减少,增殖指数降低,并诱导凋亡。黄酮类化合物能够促使胰岛β细胞的恢复,降低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改善糖耐量,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
目前,以枣为原料加工的食品主要以片剂、粉剂、饮料、口服液、蜜饯和八宝粥为主,少量还用于制作饼干、粽子、香肠和罐头等产品中。糊状食品是谷物原料加工产品的主要形式,其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组分及良好的口感和风味品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在的谷物糊状食品主要以粉末状包装为主,在食用前需要先热水冲调让其逐渐糊化,食用不方便,且导致对枣中营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不高。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罐装即食营养枣糊的加工制作方法及枣糊食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罐装即食营养枣糊的加工制作方法,制作的软罐装产品营养丰富,更易于对枣中营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携带、食用方便,老少皆宜,加工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扬州江大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扬州江大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3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蒜制品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速冻茄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