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源态势信息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2942.7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1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汪永伟;张红旗;杨英杰;常德显;邱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态势 信息 融合 方法 | ||
1.一种多源态势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依据多源态势信息的特征,对多源态势信息进行分类,按照划分的不同类别将多源态势信息进行聚合;
步骤2,将每一类别的态势信息作为一个证据,对各个证据之间的冲突程度进行衡量,剔除冲突程度高的证据,其余的证据作为待融合证据;
步骤3,对待融合证据分配不同的权值,根据待融合证据之间的差值建立适应度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搜寻每个证据的最优权值;
步骤4,利用证据理论组合规则,将待融合证据依照其优化的权值进行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态势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分类中,首先是利用IP地址的空间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态势信息的攻击类型进行分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态势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多源态势信息之间的属性信息的相似度实现聚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态势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证据之间的冲突程度是通过证据间的距离进行衡量,距离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m1和m2分别代表两个证据的基本概率分配;为m1的向量内积;为m2的向量内积;dBPA(m1,m2)表示两个证据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态势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适应度函数Fi表达式如下:
Fi=max{m(Ai)-max(m(Aj))}j≠i,j=1,2,3,…,i-1,i+1,…n
其中,Ai为待优化的权值的证据;Aj为其余待融合证据;m(Ai)为Ai的基本概率分配;m(Aj)为Aj的基本概率分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态势信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证据理论组合规则的表达函数m(A)为: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29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