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深原状水样采集系统以及在湍流水域中定深采集原状水样的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2300.7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1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温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状 水样 采集 系统 以及 湍流 水域 中定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研究用的水样采用装置和采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定深原状水样采集系统以及在湍流水域中定深采集原状水样的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已经公开的文献资料,目前的定深采样装置主要类型有四类,分述如下:
一、把取样容器置入水中拟定深度,水样进入取样容器并充满取样容器,提出水面,灌入采样瓶保存。其缺点为:1)水样进入取样器是呈紊流状态,水样中的挥发性物质容易溢出;2)取样器中的遗留空气容易氧化水中的氧敏感物质;3)取样器中遗留空气的排出过程和水样呈“对流”状态,扰动水样,水样中的氧敏感性物质容易被空气氧化,挥发性物质容易溢出;4)灌水入瓶的过程,水样呈“柱状”水流进入瓶体,水样始终处于与空气接触状态,水样中的氧敏感性物质容易被空气氧化,挥发性物质容易溢出;5)灌水入瓶的过程是水样压力释放的过程。
总之,此种方法降低了样品的保真度,不能采集含挥发性、氧敏感性等环境敏感性物质的原状水样。
二、将真空容器加以保护,放入水中拟定深度,水样从真空容器口直接进入真空容器并充满,提出水面后,灌入采样瓶保存。
与前一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样品失真环节主要体现在样品的入瓶过程。其缺点为:1)样品从真空容器灌入采样瓶瓶的过程中,水样呈“柱状”水流进入瓶体,水样始终处于与空气接触状态,水样中所含的氧敏感性物质容易被空气氧化,挥发性物质容易溢出;2)灌水入瓶的过程是水样压力释放的过程。
可见,此种方法降低了样品的保真度,同样不能采集含挥发性、氧敏感性等环境敏感性物质的原状水样。
三、将采样瓶置入保护容器内,再一起放入水中拟定深度,水样流入保护容器内,充满保护容器和采样瓶,提出水面后,取出采样瓶,将采样瓶拧盖保存。其缺点为:1)水样从采样瓶口或采样瓶口的进水管呈溢洒四溅状态充满采样瓶。在此过程中,进入瓶内的水流始终和瓶内遗留的空气接触,直至瓶满排干净空气,这就不可避免地对水样中的氧敏感性物质产生影响;2)在采样瓶的进水过程中,由于流速无法控制,水流呈紊流扰动的状态,水样中的部分挥发性物质受扰动而溢出,随瓶内的空气一起排出瓶体;3)若容器内有微量残留污物存在,则会污染瓶内水样;4)采集系统提出水面以及取出采样瓶的过程中,不能保证采样瓶内的水样呈溢满状态,拧盖后瓶内会留有空间,水样中的物质容易被氧化和溢出;5)从采集系统提出水面、取出采样瓶直到拧紧瓶盖的过程,是水样压力释放的过程。
此种方法降低了样品的保真度,不能采集到含挥发性、氧敏感性等环境敏感性物质的原状水样。
四、将采样瓶加以保护,放入水中拟定深度,水样从采样瓶口或采样瓶口处的进水管口直接灌入采样瓶内,直至瓶满自动拧盖,提出水面,取下采样瓶保存。其缺点为:1)水样从采样瓶口或采样瓶口的进水管呈溢洒四溅状态充满采样瓶。在此过程中,进入瓶内的水流始终和瓶内遗留的空气接触,直至瓶满排干净空气,对水样中的氧敏感性物质产生影响;2)在采样瓶的进水过程中,由于流速无法控制,水流呈紊流状态,水样中的挥发性物质受扰动溢出,随瓶内的空气一起排出瓶体。
此种方法及装置同样不适用于采集含挥发性、氧敏感性等环境敏感性物质的水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定深原状水样采集系统,以解决现有采集装置采集含挥发性、氧敏感性等环境敏感性物质水样存在的保真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就是提供一种在湍流水域中定深采集原状水样的采集方法,以实现对含挥发性、氧敏感性等环境敏感性物质的水样的高保真度的采集。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定深原状水样采集系统,包括采样瓶、取样器、上连接体、刻度管和定位杆。
所述采样瓶包括瓶体、瓶盖、压板和保护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2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