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连续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1927.0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乐;洪昆权;姜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同乐;洪昆权;姜浩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铁氧体 纳米 复合材料 连续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连续合成方法,属于吸波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和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不仅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也带来了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的问题。目前,全球各地区都设置了电磁兼容相关的市场准入认证,如北美的FCC、NEBC认证,欧盟的CE认证和中国的3C认证等。吸波材料可以强烈的吸收电磁辐射,其应用是防止电磁污染、实现雷达隐身和电磁兼容、减小设备内各元件的电磁干扰,因此制造性能优越的吸波材料在环境、技术和市场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吸波材料通过吸波剂的电阻损耗、介电损耗、磁损耗三种方式将电磁能转换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耗散掉,或使电磁波相互散射及干涉而消散掉。传统吸波剂包括电阻型吸波剂(石墨粉、导电聚合物等)、介电质型(如钛酸钡、铁电陶瓷等)、磁介质型(铁氧体、磁性金属粉等)。铁氧体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矫顽力,可引起较大的磁滞损耗,又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表面原子比例高,悬挂键增多,从而引起界面极化和多重散射,表现出更强的吸波性能。许多研究结果也表明,纳米铁氧体可以比传统微米级铁氧体吸波频带宽、吸波强。由于传统使用的单一成分的吸波剂有较大的局限性,复合型吸波剂可以很好的利用各个成分的优点,从而具有更优异的吸波性能。因此,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有效的调节和控制材料的电磁参数,将电阻型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等多种损耗机制与纳米材料的独特吸波特性相结合。因此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为复合化、低维化,即复合纳米吸波剂是未来吸波材料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外复合纳米吸波剂尚未应用于工业领域,在研发阶段复合纳米吸波剂大部分属于基础研究的专利,所使用的方法较为繁复。例如在合成石墨烯/铁氧体复合材料上,大多使用氧化石墨烯,需要先将石墨用强酸处理成氧化石墨烯,再在后续工艺中还原成石墨烯,周期长而产量低。在低成本、连续和快速合成方面仍未有突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烯/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连续合成方法,该方法可以连续合成,且得到的产物吸波性能较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墨烯/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连续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一定量的石墨烯分散于水中,再往溶液中加入所需量的氢氧化钠或氨水至溶液的PH值大于9~12,搅拌并超声振荡得到石墨烯分散溶液;
步骤2,取部分步骤1石墨烯分散溶液加入加热搅拌器中,反应温度为60~95℃,边搅拌边往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盐溶液,保温数分钟,其中,所述金属盐溶液为硫酸亚铁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或硫酸亚铁、氯化铁、硝酸锌和氯化镍的混合溶液;
步骤3,将步骤2的反应溶液抽入到另一容器中,加磁场并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开收集溶液(上层溶液)和磁性沉淀;
步骤4,将收集到的溶液置于加热搅拌器中,再向加热搅拌器中加入步骤1的石墨烯分散溶液,回到步骤2的操作;
步骤5,将步骤2~步骤4的操作步骤循环多次,将每次操作步骤中步骤3得到的磁性沉淀清洗并再次进行磁分离,干燥后即可得到所需的石墨烯/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石墨烯/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中,铁氧体纳米粒子分散在片状石墨烯表面,铁氧体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30nm,铁氧体可以为四氧化三铁或镍锌铁氧体。
其中,所述石墨烯/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中,铁氧体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80%。
其中,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与水的加入质量体积比为1:50~1:20。
其中,步骤2中,所述金属盐溶液的加入量为石墨烯分散溶液体积的1/4~1/2。
其中,步骤2中,所述金属盐溶液匀速加入石墨烯分散溶液中,加入时间为1~5分钟。
其中,步骤2中,所述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1~0.5mol/L,所述氯化铁的浓度为0.1~0.5mol/L,所述硝酸锌的浓度为硫酸亚铁浓度的1/6~1/2,所述氯化镍的浓度为硫酸亚铁浓度的1/6~1/2。
本发明合成方法步骤3和步骤5中,磁分离具体是指利用不同的磁场梯度,利用产物在梯度磁场下向上的磁力和复合纳米粒子的重力平衡,引导不同磁性强弱的复合纳米粒子分别流向不同管道,从而对产物进行磁分离,无磁性产物为富含石墨烯溶液,分离后按一定质量比替代步骤1中的石墨烯重新利用,磁场梯度大小为0.05~0.5特斯拉/厘米。
本发明合成方法中的氢氧化钠可以用氨水或乙二胺溶液替代,氨水或乙二胺溶液的加入量为使溶液的PH值大于9~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同乐;洪昆权;姜浩,未经李同乐;洪昆权;姜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1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碳酸盐传热蓄热工质及其应用
- 下一篇:单组份聚氨酯建筑密封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