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1711.4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6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立;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常州)高端连接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3 | 分类号: | H01R12/73;H01R13/04;H01R13/10;H01R13/648;H01R13/652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2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电路板 公端连接器 母端连接器 产品竞争力 经济利用率 正交连接器 信号传输 整机结构 存储器 交换机 插孔 服务器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正交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服务器、交换机或存储器中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的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具有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插孔界面和公端连接器中的端子界面可以分别实现90°和270°两个方向上的互配。该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能够实现同一款无中板正交连接器在90°和270°两个方向上的顺利互配,使得整机结构简化,连接器由原来的两款变成一款,开发成本降低50%,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经济利用率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交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服务器、交换机或存储器中电路板与电路板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的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正交连接器通常只能实现一个正交方向上的连接,如正交方向90°或正交方向270°,适配性较差。然而,有些系统中需要实现正交方向90°和正交方向270°两个方向无中板的互连,这就需要两款不同规格的无中板正交连接器,也就加大了产品的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能够实现同一款无中板正交连接器在90°和270°两个正交方向上的顺利互配。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具有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中的插孔界面和公端连接器中的端子界面可以分别实现90°和270°两个方向上的互配。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端连接器的插孔界面具有若干条横向插孔,其中任意一条横向插孔在横向方向上对称分布;所述公端连接器的端子界面具有若干条横向端子,其中任意一条横向端子在横向方向上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连接器主要由集成壳体和若干片横向排列且集成安装在集成壳体上的连接片构成;所述每片连接片主要由纵向分布的若干根连接片接地针和若干根连接片信号针构成,每片连接片中的若干根连接片信号针均90度折弯并不接触正交连接有若干片公端屏蔽片。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每片公端屏蔽片包括若干块纵向分布的公端屏蔽片连接板和若干根与公端屏蔽片连接板一一对应设置的公端屏蔽片接地针,每片公端屏蔽片中的公端屏蔽片连接板与每片连接片中的相应连接片接地针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若干片连接片中的若干根连接片接地针与若干片公端屏蔽片中的若干根公端屏蔽片接地针拼接形成若干根总接地针,所述若干根总接地针与若干片连接片中的若干根连接片信号针组合形成公端连接器中的端子界面。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端连接器的端子界面中任意一条横向端子上的若干根总接地针和若干根连接片信号针在横向方向上一字排开且交错对称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互配界面的优化和连接器内部端子的优化,引入公端屏蔽片,将连接片中的连接片信号针扭转90度,并将连接片中的连接片接地针和公端屏蔽片中的公端屏蔽片接地针互连,能够实现同一款无中板正交连接器在90°和270°两个方向上的顺利互配,使得整机结构简化,连接器由原来的两款变成一款,开发成本降低50%,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经济利用率极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表达的是本发明一种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中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90°方向上的互配结构示意图;
图2表达的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表达的是本发明一种双向互配无中板正交连接器中母端连接器和公端连接器270°方向上的互配结构示意图;
图4表达的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常州)高端连接器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常州)高端连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1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